-
徐璧
- 唐诗
空(《文苑英华》三二九《禽兽》诗《全唐诗》七六九失题,又列为无世次爵里可考)。
-
徐璧
- 唐诗
空(《搜玉小集》《唐人选唐诗》,皆初唐人〖《全唐诗》七六九作徐安期。
〗〖《唐诗纪事》卷十三署徐安期,《万首唐人绝句》卷五五亦署徐璧。
《全唐诗补逸》卷十七据《永乐大典》卷六五二三录《催妆》诗,作徐壁,今删彼存此。
〗)。
-
李华
- 唐诗
空(《全唐诗》七七八作李季华诗,第二句「听」《图书集成》作「继」,第四句「冷」作「满」。
)(出处当为《舆地纪胜》卷七《镇江府》。
《全唐诗》作李季华,系出《万首唐人绝句》卷一百,疑涉诗题而致误。
)。
-
李华
- 唐诗
览胜诗千首,登高酒一壶。
此情谁管领,分付石浮图。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三六四《泽州部》)。
-
高适
- 唐诗
丈夫结交须结贫,贫者结交交始亲。
世人不解结交者,唯重黄金不重人。
黄金虽多有尽时,结交一成无竭期。
君不见管仲与鲍叔,至今留名名不移。
(《唐诗纪事》二二《任华》)。
-
徐浩
- 唐诗
石山孙枝,样剪伏羲。
将扶大隐,永契神机。
(《西溪丛语》上)。
-
徐浩
- 唐诗
空(《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僧部》。
又《山川典·庐山部》作句融诗)殷璠《河岳共同愿望尽快集》卷上收此为(刘眘虚诗。
)(《全唐诗》一四○作王昌龄诗,第二句「人」《图书集成》作「入」,第五句「昔」作「常」,末三字「望清辉」作「无清机」。
)。
-
张谓
- 唐诗
梧桐三寸叶,杨柳一寻枝。
(《岁华纪丽》一《春》)。
-
颜真卿
- 唐诗
人心无路见,时事只天知。
(黄本骥编订《颜鲁公文集》十二)。
-
吴筠
- 唐诗
道土身披鱼鬣衣,白日忽上青天飞。
龙虎山头好明月,玉殿珠楼空翠微。
(《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一四七《龙虎山部》。
又《职方典》八六六《广信府部》)。
-
圆观
- 唐诗
(二首○《蜀中名胜记》二三《夔州府·万县》引《碑目》云:「大云寺碑有唐僧圆泽传。
」又《忠义传》载李源道人再生事诗云云。
)。
-
圆观
- 唐诗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
圆观
- 唐诗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溪山寻已遍,却迴烟棹上瞿塘。
(《岁时广纪》三三《中秋》引《甘泽谣》)(见《太平广记》卷三八七引《甘泽谣》。
《宋高僧传》卷二十有《唐洛京慧林寺圆观传》)。
-
西鄙人
- 唐诗
(天宝中,哥舒翰为安西节度使,控地数千里,甚着威令。
故西鄙人歌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吐蕃总杀尽,更筑[丽](西)重壕。
(《全唐诗》后二句作「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南部新书》庚)(据《太平广记》卷四九五引《干?子》及《知不足斋丛书》本《南部新书》校改。
「哥舒」,《太平广记》作「歌舒翰」,衍一字。
)。
-
李白
- 唐诗
昔君布衣时,与妾同辛苦。
一拜五官郎,便索邯郸女。
妾欲辞君去,君心便相许。
妾读蘼芜书,悲歌泪如雨。
忆昔嫁君时,曾无一夜乐。
不是妾无堪,君家妇难作。
起来强歌舞,纵好君嫌恶。
下堂辞君去,去后悔遮莫。
(《才调集》六)。
-
李白
- 唐诗
(《文苑英华》一九三载李白此诗,注云:「集无此诗。
」郭茂倩《乐府诗集》以为殷谋诗。
)秦楼出佳丽,正值朝日光。
陌头能驻马,花处复添香。
(《乐府诗集》卷二八署陈殷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九据以收入。
)。
-
李白
- 唐诗
(《文苑英华》二六二注云:「此诗总目及《李集》皆不载,惟《英华》诸本有之。
」)等闲经夏复经寒,梦里惊嗟岂暂安。
南家风光当世少,西陵江浪过江难。
周旋小字桃灯读,重迭遥山隔雾看。
真是为君飡不得,书来莫说更加飡。
(《文苑英华》)(严羽《沧浪诗话·考证》谓本诗「乃晚唐之下者」。
詹锳《李诗辨伪》云:「按《文苑英华》编次体例,各类之中,一以时代先后为序。
此诗置于张祜、李洞、方干与李羣玉、陈陶之间,与太白时代相去悬远,定是晚唐之作。
」吴企明云:「先辈为应试举子对已及第者的称呼,或是进士出身的人互相推敬的称呼,李白从未应试,不应用此称呼,集中亦无此称。
」又推测翁参枢或为《登科记考》卷二二所载咸通元年盈第的翁彦枢,「参」、「彦」形近易讹,时代亦与李洞、方干相近。
)。
-
李白
- 唐诗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
春心自摇荡,百舌更多言。
-
李白
- 唐诗
从戎向边北,远行辞密亲。
借问阴山侯,还知塞上人。
(以上《万首唐人绝句》。
又《乐府诗集》作无名氏)(按影宋本《乐府诗集》卷五一收《阳春曲》,卷七八收《摩多楼子》,皆不署作者名,但紧接李白诗后,于例并非李白诗。
汲古阁刊本目录于《阳春曲》下署「无名氏」,可证。
今人校点本于《摩多楼子》下据王琦《李太白集》补「李白」二字,尤误,王琦已云《乐府诗集》作无名氏。
)。
-
李白
- 唐诗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
霭峯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舆地纪胜》二十《徽州》有此诗,注称在黟县南十八里,相传太白游新安,尝钓于此,作诗云云。
《九域志》、《锦绣万花谷》、《一统志》皆引「霭峯尖似笔」之句,以为太白诗。
康熙《徽州府志》二《山川》引此诗,「石岭墨」作「石墨岭」,「笔」作「削」。
〖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三十疑此诗或为南唐另翰林学士李白作。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