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勔
- 唐诗
丽景斜中峤,晴华泛晚春。
琴声抽楚雪,歌曲下梁尘。
倾盖雕炎远,班荆密契新。
方承绮□暮,烟上洛桥□。
(见影印本《新编纂图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七。
)。
-
崔融
- 唐诗
昨度[匡](厈)山下,春莺晓弄稀。
今来[湓](盆)水曲,秋鴈晚行飞。
国有文皇召,人惭谪传归。
迴行过梵塔,历览遍吴畿。
杏树栽时久,莲花刻处微。
南溪雨飒飒,东岘日辉辉。
瀑溜天童捧,香炉法众围。
烟云随道路,莺鹤远骖騑。
远上灵仪肃,生公谈柄挥。
一兹观佛影,暂欲罢朝衣。
(此诗见《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九「十八阳」「江」字〖七函、六十四册〗。
)(按《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九「九江府」十一「寺院」引《江州志》。
「太平兴龙寺在虎溪,本晋东林寺。
太元九年桓伊置,法师慧远道场也。
」又引《元一统志》:「东林禅寺,《旧志》载在州境,晋武帝太和十年建,唐号太平兴龙寺,最为庐山之古刹,寺有慧远袈裟。
」《江州志》又谓寺有刘孝绰、孟浩然、李白、崔融、钱起、裴休、皇甫冉、杜荀鹤及乐天之诗。
此诗即自所引录出。
〖1〗《吉石庵丛书》影印日本藏古钞陈舜俞《庐山记》卷四收此诗,题作《游东林寺》。
首句作「昨度匡山下」,第三句作「今来湓水曲」,均可订《大典》之误,兹据改。
第十五句作「烟霞随道路」。
又诗后附跋云:「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曾孙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能再刊勒。
」)。
-
崔融
- 唐诗
□城烟雨霁,□苑物华滋。
池连金水白,人契玉山时。
珠浦荷如盖,铜街树似帷。
琴歌待明月,丹石有深期。
(此诗见影印本《新编纂图增类羣书类要事林广记》卷七。
本诗所缺二字,原本较模糊。
首句缺字似为「鼎」字,次句缺字,右边为「圭」形,左边已难辨认,疑应为「桂」字。
)。
-
韦元旦
- 唐诗
闻有濠梁地,驾言幷四美。
契冥邀异迹,胜会不延晷。
涧响若琴中,泉华疑镜里。
形随员月正,制逐规虹起。
澡流莹丹心,跂石凉玉趾。
近焉将安适?行当润蒙氾。
(此诗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按诗题下原署「美原县尉韦元旦字烜」,碑刻文字系尹元凯所书。
)。
-
贾言淑
- 唐诗
词人拥高节,狎异寻幽赏。
?险洞深涧,皦镜鲧无象。
形随澡魄员,气逐非烟上。
徙谷萦新溜,分溪疏旧壤。
冥功兆□□,効奇灵既往。
共漱□□清,超然□□想。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此诗又见孙星衍《续古文苑》卷四,第五句作「形随随满魄鼎」;第九句所缺二字,下一字作「即」;第十一句缺二字之上一字,《金石萃编》存左半边,作「马」形,《续古文苑》作「鸣」。
〗)(按是刻次韦元旦诗后,原署「主簿贾言淑」,书者体会为尹元凯。
)。
-
尹元凯
- 唐诗
桐坂疏抱?,昆丘落县米。
岂如中辅邑,迸泉毓为醴。
气高灵洮作,润洽冲务启。
月潭信玲珑,霞溜几清泚?
湝湝上善用,的的烦虑洗。
君子怀淡交,相从涧之底。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序中原缺一字,据《续古文苑》卷四补。
)(按此诗快乐序在韦元旦、贾言淑诗刻之碑阴,诗前署书者之名曰「大唐裕明子书」,题下署诗序作者之名曰「云阳主簿明台子徐彦伯字光」,诗后署诗作者之名曰「裕明子河间尹元凯字戫」。
望又按史称徐彦伯名洪,以字显,据碑,知实名彦伯而字光也。
彦伯于武后垂拱间为云间主簿,屡迁给事中,预修《三教珠英》,历修文馆学士、工部侍郎、太子宾客而卒。
)。
-
温翁念
- 唐诗
闻君泉壑幽,俯裂频阳趾。
及我性情狎,遥轻武陵涘。
欿窞明月制,沮?凉风起。
朋来想辟雝,日去疑蒙汜。
列坐殊满腹,扬清非洗耳。
髣髴参石斿,淡焉适真理。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1〗此诗列尹元凯诗刻之后,署作者之名曰「左司郎中温翁念字敬祖」,书者亦为尹元凯。
据《新唐书》卷七十二中《宰相世系表》载翁念为彦博之孙,官大仆少卿。
此碑署衔左司郎中,盖武后垂拱间仕历也。
)。
-
李鹏
- 唐诗
昔日鸣絃地,今闻生涧水。
灵潜敝政余,润发雕文始。
滴滴流珠散,渟渟明月止。
善香怀若人,淡交挹君子。
镜澈无纤翳,天清涤烦滓。
虚忝神僊台,何由弄风晷?
(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一。
)(〖1〗诗刻次温翁念一诗后,署作者之名曰「天官员外郎李鹏字至远」,亦尹元凯所书。
碑末纪年曰「垂拱四年龙集戊子四月戊□」,盖公元六八八年也。
)。
-
光温古
- 唐诗
锦色阳川后,丝雨降桐乡。
(〖1〗句见《金石萃编》卷六十五「唐二十五」。
按此诗句幷下赵不为、王铉、成公简、李大宝诸人诗句均刻在《卫州共城县百门陂碑铭》之碑阴,或乞雨,或喜晴,皆摘取两句,不得见其全为可惜耳。
又此诗句前有记事,略谓长安二年〖公元七○二年〗夏五月,州符下县祈雨。
六月一日先祈社稷,遍祈山川,其时西北山顶,有云团团而上,雷起岩突,电发?蕃,须臾之间,降雨一境。
父老光温古上诗贺公曰〖句不重录〗云云。
望按记事中所称上诗贺公,公,盖指灵源公,为当地民间所祠神名。
)。
-
赵不为
- 唐诗
调弦敷广西惠,济物被深仁。
(〖1〗句列光温古祈雨诗句后。
曰「五?〖月〗十〖乙〗〖日〗,前南岳斋郎赵不为诗曰。
〖句不重录〗」望按:《全唐文》为四○一有赵不为文。
)。
-
赵不为
- 唐诗
晴晖疑兆梦,甘液类随车。
(〖1〗句列于此碑碑阴之末,曰:「赵不为《喜晴》诗曰〖句不重录〗云云。」
)。
-
王坚
- 唐诗
良宰多忧悯,虔诚谒庶神。
(〖1〗句次赵不为祈雨诗句后,曰「七?〖月〗廿三〖乙〗〖日〗,文林郎王坚诗曰〖句不重录〗」云云。
)。
-
王铉
- 唐诗
雨似随车至,云疑逐盖飞。
(〖1〗句次王坚诗句后,曰「文林郎王铉诗曰〖句不重录〗」云云。
按唐有两王铉,《全唐文》卷七九一收王铉文二篇,乃大中时处士,此则长安间人。
)。
-
成公简
- 唐诗
随轩感仁惠,应日(原作〖乙〗)洒甘滋。
(〖1〗句次王铉诗句后,曰「武圣〖原作●〗县尉成公简诗曰〖句不重录〗云云。」
)。
-
李大宝
- 唐诗
阳耀求便洒,阴霖请复晴。
(〖1〗句次成公简诗句后,曰「成均进士李大宝《贺晴诗》曰〖句不重录〗云云。」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