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太子挽歌辞五首 其三
出处成交让,经纶有大功。
泪碑瓜步北,棠树蒜山东。
百揆方时叙,重离遂不融。
故臣偏感咽,曾是叹三穷。
文献太子挽歌辞五首 其四
甲观光阴促,园陵天地长。
箫笳咽无韵,宾御哭相将。
盛烈传彝鼎,遗文被乐章。
君臣知己分,零泪乱无行。
文献太子挽歌辞五首 其五
䌽仗清晨出,非同齿胄时。
愁烟锁平甸,朔吹绕寒枝。
楚客来何补,缑山去莫追。
迴瞻飞盖处,掩袂不胜悲。
送王员外宰德安
家世朱门贵,官资粉署优。
今为百里长,应好五峰游。
柳影连彭泽,湖光接庾楼。
承明须再入,官满莫淹留。
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兼和来篇
请以端溪润,酬君水玉明。
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
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
巾箱各珍重,所贵在交情。
奉使九华山中涂遇青阳薛郎中
故人相别动相思,此地相逢岂素期。
九子峰前閒未得,五溪桥上坐多时。
甘泉从幸余知忝,宣室征还子未迟。
且饮一杯消别恨,野花风起渐离披。
奉命南使经彭泽
远使程途未一分,离心常要醉醺醺。
那堪彭泽门前立,黄菊萧疏不见君。
南都遇前嘉鱼刘令言游闽岭作此与之
我持使节经韶石,君作閒游过武夷。
两地山光成独赏,隔年乡思暗相知。
洪涯坛上长岑寂,孺子亭前自别离。
珍重分岐一杯酒,强加餐饭数吟诗。
阁皁山
殿影高低云掩映,松阴缭绕步徘徊。
从今莫厌簪裾累,不是乘轺不得来。
玉笥山留题
仙乡会应远,王事知何极。
征传莫辞劳,玉峰聊一息。
形骸已销散,心想都凝寂。
真气自清虚,非关好松石。
九仙皆积学,洞壑多遗迹。
游子归去来,胡为但征役。
庐陵别朱观先辈
桂籍知名有几人,翻飞相续上青云。
解怜才子宁唯我,远作卑官尚见君。
岭外独持严助节,宫中谁荐长卿文。
新诗试为重高咏,朝汉台前不可闻。
文彧少卿文山郎中交好深至二纪已余暌别数年二子长逝奉使岭表涂次南康弔孙氏之孤于其家睹文彧手书于僧室慷慨悲叹留题此诗
弔孙家虚座弔诸孤,张叟僧房见手书。
二纪欢游今若此,满衣零泪欲何如。
腰间金印从如斗,镜里霜华已满梳。
珍重远公应笑我,尘心唯此未能除。
朱处士相与有山水之愿见送至南康作此以别之
弔怜君送我至南康,更忆梅花庾岭芳。
多少仙山共游在,愿君百岁尚康强。
清明日清远峡作
弔岭外春过半,途中火又新。
殷勤清远峡,留恋北归人。
迴至南康题紫极宫里道士房
弔王事信靡盬,饮冰安足辞。
胡为拥征传,乃至天南陲。
天南非我乡,留滞忽踰时。
还经羽人家,豁若云雾披。
何以宽我怀,老庄有微辞。
达士无不可,至人岂偏为。
客愁勿复道,为君吟此诗。
和歙州陈使君见寄
弔新安风景好,时令肃辕门。
身贵心弥下,功多口不言。
韬钤家法在,儒雅素风存。
簪履陪游盛,乡闾俗化敦。
临窗山色秀,绕郭水声喧。
纤络文章丽,矜严道义尊。
楼台秋月静,京庾晚云屯。
晓吹传衙鼓,晴阳展信旛。
一篇贻友好,千里倍心论。
未见归骖动,空能役梦魂。
和贾员外戬见赠玉蕊花栽
琼瑶一族带花来,便斸苍苔手自栽。
喜见唐昌旧颜色,为君判病酌金罍。
光穆皇后挽歌三首 其一
仙驭期难改,坤仪道自光。
閟宫新表德,沙麓旧膺祥。
素帟尧门掩,凝笳毕陌长。
东风惨陵树,无复见亲桑。
光穆皇后挽歌三首 其二
永乐留虚位,长陵启夕扉。
返虞严吉仗,复土掩空衣。
功业投三母,光灵极四妃。
唯应彤史在,不与露花晞。
光穆皇后挽歌三首 其三
隠隠阊门路,烟云晓更愁。
空瞻金辂出,非是濯龙游。
德感人伦正,风行内职修。
还随偶物化,同此畏轩丘。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