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纲
- 宋诗
本无戒持,何尝有破。
方便为说,三世因果。
服饰炜然,王者之妃。
前跪谛听,善思念之。
-
李纲
- 宋诗
龙鱼秘怪,各有佛性。
散花投经,出没游泳。
具大悲心,平等施之。
往因妙力,人天之资。
-
李纲
- 宋诗
长松森然,虬枝拂天。
支颐据木,仰睇玄猿。
竹树之间,方虚禅座。
我欲摄衣,往补其处。
-
李纲
- 宋诗
宴坐便安,支颐握拳。
一念不波,灵台湛然。
婉彼胎禽,就掌取食。
了无惊猜,驯承恩力。
-
李纲
- 宋诗
敷座亲密,便于笑语。
怀抱之适,怡然相顾。
沥彼缾液,注于掌中。
普润四大,一滴之功。
-
李纲
- 宋诗
俯身说法,未能忘言。
无量妙义,见于指端。
童子茗供,竹间治具。
涤烦消渴,惟此之故。
-
李纲
- 宋诗
麌麌群鹿,出于岩端。
植杖倚松,寓目纵观。
风度凝然,万法皆了。
去髪留髭,岂无所表。
-
李纲
- 宋诗
适从何来,游历于此。
大空斓斑,负经以侍。
有伟衣冠,山川之神。
旌麾戈甲,其从如云。
-
李纲
- 宋诗
岩谷窈窕,林芿扶疏。
瀑布淙射,蛇虫之居。
衲帔蒙头,安然入定。
孰能出之,其独也正。
-
李纲
- 宋诗
此是保宁风度,具眼衲僧试觑。
面孔虽然丑拙,肚里非常峭措。
佛祖一口吞尽,问着当下休去。
却说梁溪觅赞,大小一场露布。
-
李纲
- 宋诗
阿罗汉具大神通,飞锡凌空如履实。
渺然巨浸与天永,戏蹑一杯能径渡。
云何溪涧咫尺间,乃有种种难涉相。
前者己济气怡然,后者将涉有难色。
老病扶携壮者负,足探策引褰衣裾。
秘其神力不示人,如畏黄蘖所诃责。
我观一切诸有情,咸具神通并妙用。
空中示现十八变,正眼观时非吉祥。
善哉摩诘老画师,能以毫墨作佛亊。
稽首十六大声闻,皆悉回心等正觉。
-
李纲
- 宋诗
粹然而深,如玉在山而珠在渊。
颀然而长,如野鹤之处鸡群。
谓是为了,四大假合,何者是真。
谓是非了,五峰秀出,望之俨然。
道与之貌,丹青所传,其有不得而传者耶。
皓月普分千水影,清光常满一轮中。
-
李纲
- 宋诗
英英鲁公,人中之龙。
为唐宗臣,见危纳忠。
巨盗起燕,朔部风从。
独婴孤城,以抗其锋。
功虽不终,志实可则。
间关造朝,号为耆德。
纠缪绳愆,毅然正色。
奸邪媚之,摈使去国。
蹇蹇匪躬,险夷一节。
迨其耄年,奉使希烈。
气沮凶逆,诚贯金铁。
身虽可陨,名不可灭。
岩岩高堂,榜曰忠义。
非公遗像,其孰当置。
登斯堂者,宜仰而畏。
师友其人,无公是愧。
-
李纲
- 宋诗
如玉之温,有睟其容。
如山之峙,有主其中。
论事有蓍龟之审,知人如衡鑑之公。
金百炼而不耗,水万折而必东。
置死生于一拾,会理事而皆融。
吾不知其谁氏之学,混儒释而为宗。
兹其所以为了翁者欤。
-
李纲
- 宋诗
闻佛日之名而未识其面,见佛日之相而不闻其言。
心契神交,未识面可也。
目击道存,不闻言可也。
如水中月,虽非实见,已有清凉之意。
如狮子吼,虽未发声,已有畏仰之心。
自非真是,恁么人办得恁么事。
众所推许,畴克尔耶。
虽然,孤峰顶上诃佛骂祖,彼佛日也。
一幅丹青默然无说,此佛日也。
孰是孰非,必有明眼人能辨之者。
咄!。
-
李纲
- 宋诗
英英策府,十八学士。
森如骥騄,才德兼备。
太宗御之,六辔耳耳。
嘶风籋云,一日千里。
丹青之妙,写于缣素。
千载风流,遇之旦暮。
于穆渊圣,天纵多能。
游戏翰墨,识其姓名。
人物图绘,及兹宸藻。
是为三绝,万世之宝。
沙漠苦寒,翠华未还。
伤心北顾,喟其涕澘。
安得杰才,如彼诸子。
扶翊中微,国势振起。
岂无赵卒,为御以归。
老臣衰疾,跂而望之。
-
李纲
- 宋诗
秋风起兮黄叶飞,远客异土兮未能归。
白露降兮悴众芳,怀美人兮怅难忘。
变星霜兮阻山河,风异响兮水增波。
遡明月兮发浩歌,群阴积兮浮云多。
岁聿云暮兮奈愁何。
-
李纲
- 宋诗
假道庐陵郡,薄游青原山。
山空松桂香,殿阁森回环。
三泉湛寒玉,洗我襟抱烦。
况与二三子,杖屦同跻攀。
笑观颜黄碑,笔势惊飞骞。
昔也有高士,妙指穷玄关。
心花五叶开,法炬千灯传。
当时寻思人,一见心不澜。
至今三百载,水碧山苍然。
嗟我爱山水,所至必纵观。
聊于戎马际,偷此半日闲。
适野慕裨谌,命驾睎谢安。
规模寂寞滨,指挥冲谈笑閒。
矧兹湖湘盗,钩锄本元元。
弄兵潢池中,岂足劳戈鋋。
愿宣天子德,往使疲瘵欢。
龚遂理渤海,营平破先零。
威灵及襄汉,恢复从荆蛮。
国恩粗可报,乞身返田园。
持此问祖师,神交当解颜。
-
李纲
- 宋诗
灵洞水清僊可访,南岩木古佛同居。
公余问佛寻僊了,赢得安闲剩读书。
-
李纲
- 宋诗
祖师西来,亿劫谁伍。
眷焉摩尼,烛此下土。
沧海津梁,脱离幽苦,至哉流宗,以振聋瞽。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