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

西斋小饮赠别陜州冲卿学士
今日胡不乐,众宾会高堂。
坐中瀛洲客,新佩太守章。
岂无芳罇酒,笑语共一觞。
亦有嘉菊丛,新苞弄微黄。
所嗟时易晚,节物已凄凉。
羣鹭方盛集,离鸿独高翔。
山川正摇落,行李怯风霜。
君子乐为政,朝廷须儁良。
归来紫微阁,遗爱在甘棠。
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
老大惜时节,少年轻别离。
我歌君当和,我酌君勿辞。
艳艳庭下菊,与君吟绕之。
撷其黄金蕊,泛此白玉巵。
君勿爱此花,问君此何时。
秋风日益高,霜露渐离披。
芳岁忽已晚,朱颜从此衰。
念君将舍我,车马去有期。
君行一何乐,我意独不怡。
飞兔不恋羣,奔风谁能追。
老骥但伏枥,壮心良可悲。
予作归鴈亭于滑州后十有五年梅公仪来守是邦因取余诗刻于石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
风吹城头秋草黄,仰见鸣鴈初南翔。
秋草风吹春复绿,南鴈北飞声肃肃。
城下台边桃李蹊,忆初披荒手植之。
雪消冰解草木动,因记鸿鴈将归时。
尔来十载空遗迹,飞鴈年年自南北。
台倾余址草荒凉,树老无花春寂历。
东州太守诗尤美,组织文章烂如绮。
长篇大句琢方石,一日都城传百纸。
我思古人无不然,慷慨功名垂百年。
沉碑身后念陵谷,把酒泣下悲山川。
一时留赏虽邂逅,后世传之因不朽。
寄题洛阳致政第少卿静居堂
洛人皆种花,花发有时阑。
君家独种玉,种玉产琅玕。
子弟守家法,名声耸朝端。
岁时归拜庆,闾里亦相欢。
西台有道气,自少服灵丸。
春酒养眉寿,童颜如渥丹。
清谈不倦客,妙思喜挥翰。
壮也已吏隐,兴余方挂冠。
临风想高谊,怀禄愧盘桓。
鬼车
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
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嚮空如抹漆。
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
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
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
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
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
鸣机夜织锦江上,羣鴈惊起芦花洲。
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由。
老婢扑灯呼儿曹,云此怪鸟无匹俦。
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
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
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
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
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
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天狗从空投。
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
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鹠。
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
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
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
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
却呼老婢炷灯火,捲帘开户清华堂。
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感二子
黄河一千年一清,岐山鸣凤不再鸣。
自从苏梅二子死,天地寂默收雷声。
百虫坏户不启蛰,万木逢春不发萌。
岂无百鸟解言语,喧啾终日无人听。
二子精思极搜抉,天地鬼神无遁情。
及其放笔骋豪俊,笔下万物生光荣。
古人谓此觑天巧,命短疑为天公憎。
昔时李杜争横行,麒麟凤凰世所惊。
二物非能致太平,须时太平然后生。
开元天宝物盛极,自此中原疲战争。
英雄白骨化黄土,富贵何止浮云轻。
唯有文章烂日星,气凌山岳常峥嵘。
贤愚自古皆共尽,突兀空留后世名。
读书
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眼力虽已疲,心意殊未倦。
正经首唐虞,伪说起秦汉。
篇章异句读,解诂及笺传。
是非自相攻,去取在勇断。
初如两军交,乘胜方酣战。
当其旗鼓催,不觉人马汗。
至哉天下乐,终日在几案。
念昔始从师,力学希仕宦。
岂敢取声名,惟期脱贫贱。
忘食日已晡,燃薪夜侵旦。
谓言得志后,便可焚笔砚。
少偿辛苦时,惟事寝与饭。
岁月不我留,一生今过半。
中间尝忝窃,内外职文翰。
官荣日清近,廪给亦丰羡。
人情慎所习,酖毒比安宴。
渐追时俗流,稍稍学营办。
杯盘穷水陆,宾客罗俊彦。
自从中年来,人事攻百箭。
非惟职有忧,亦自老可叹。
形骸苦衰病,心志迹退懦。
前时可喜事,闭眼不欲见。
惟寻旧读书,简编多朽断。
古人重温故,官事幸有间。
乃知读书勤,其乐固无限。
少而干禄利,老用忘忧患。
又知物贵久,至宝见百炼。
纷华暂时好,俯仰浮云散。
淡泊味愈长,始终殊不变。
何时乞残骸,万一免罪谴。
买书载舟归,筑室颍水岸。
平生颇论述,铨次加点窜。
庶几垂后世,不默死刍豢。
信哉蠹书鱼,韩子语非讪。
鹎鵊词
龙楼凤阙鬰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
红纱蜡烛愁夜短,绿窗鹎鵊催天明。
一声两声人渐起,金井辘轳闻汲水。
三声四声促严粧,红靴玉带奉君王。
万年枝软风露湿,上下枝间声转急。
南衙促仗三卫列,九门放钥千官入。
重城禁籞锁池台,此鸟飞从何处来。
君不见颍河东岸村陂阔,山禽野鸟常嘲哳。
田家惟听夏鸡声,夜夜垅头耕晓月。
可怜此乐独吾知,眷恋君恩今白发。
初食鸡头有感
六月京师暑雨多,夜夜南风吹芡嘴。
凝祥池锁会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
争先园客采新苞,剖蚌得珠从海底。
都城百物贵新鲜,厥价难酬与珠比。
金盘磊落何所荐,滑台拨醅如玉醴。
自惭窃食万钱厨,满口飘浮嗟病齿。
却思年少在江湖,野艇高歌菱荇里。
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美。
一瓢固不羡玉鼎,万事适情为可喜。
何时遂买颍东田,归去结茅临野水。
双井茶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夸。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赠李士宁
蜀狂士宁者,不邪亦不正。
混世使人疑,诡谲非一行。
平生不把笔,对酒时高咏。
初如不着意,语出多奇劲。
倾财解人难,去不道名姓。
金钱买酒醉高楼,明月空床眠不醒。
一身四海即为家,独行万里聊乘兴。
既不采药卖都市,又不点石化黄金。
进不干公卿,退不隐山林。
与之游者但爱其人而莫见其术,安知其心。
吾闻有道之士游心太虚,逍遥出入,常与道俱。
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
尝闻其语,而未见其人也,岂斯人之徒欤。
不然言不纯师,行不纯德。
而滑稽玩世,其东方朔之流乎。
明妃小引
汉宫诸女严粧罢,共送明妃沟水头。
沟上水声来不断,花随水去不回流。
上马即知无返日,不须出塞始堪愁。
感事四首 其一
老者觉时速,闲人知日长。
日月本无情,人心有闲忙。
努力取功名,断碑埋路傍。
逍遥林下士,丘垅亦相望。
长生既无药,浊酒且盈觞。
感事四首 其二
空山一道士,辛苦学延龄。
一旦随物化,反言仙已成。
开坟见空棺,谓已超青冥。
尸解如蛇蝉,换骨蜕其形。
既云须变化,何不任死生。
感事四首 其三
仙境不可到,谁知仙有无。
或乘九斑虬,或驾五云车。
朝倚扶桑枝,暮游昆崙墟。
往来几万里,谁复遇诸涂。
富贵不还乡,安事富贵欤。
神仙人不见,魑魅与为徒。
人生不免死,魂魄入幽都。
仙者得长生,又云超太虚。
等为不在世,与鬼亦何殊。
得仙犹若此,何况不得乎。
寄谢山中人,辛勤一何愚。
感事四首 其四
莫笑学仙人,山中苦岑寂。
试看青松鹤,何似朱门客。
朱门炙手热,来者无时息。
何尝问寒暑,岂暇谋寝食。
彊颜悦憎怨,择语防仇敌。
众欲苦无厌,有求期必获。
敢辞一身劳,岂塞天下责。
风波卒然起,祸患藏不测。
神仙虽杳茫,富贵意何得。
新春有感寄常夷埔
余生本羁孤,自少已非壮。
今而老且病,何用苦惆怅。
误蒙三圣知,贪得过其量。
恩私未知报,心志已凋丧。
轩裳德不称,徒自取讥谤。
岂若常夫子,一瓢安陋巷。
身虽草莽间,名在朝廷上。
惟余服德义,久已慕恬旷。
矧亦有吾庐,东西正相望。
不须驾柴车,自可策蔾杖。
坐惊颜鬓日摧颓,及取新春归去来。
共载一舟浮野水,焦陂四面百花开。
昇天桧
青牛西出关,老聃始着五千言。
白鹿去昇天,尔来忽已三千年。
当时遗迹至今在,隐起苍桧犹依然。
惟能乘变化,所以为神仙。
驱鸾驾鹤须臾间,飘忽不见如云烟。
奈何此鹿起平地,更假草木相攀缘。
乃知神仙事茫昧,真伪莫究徒自传。
雪霜不改终古色,风雨有声当夏寒。
境清物老自可爱,何必诡怪穷根源。
忆焦陂
焦陂荷花照水光,未到十里闻花香。
焦陂八月新酒熟,秋水鱼肥鲙如玉。
清河两岸柳鸣蝉,直到焦陂不下船。
笑向渔翁酒家保,金龟可解不须钱。
明日君恩许归去,白头酣咏太平年。
赠许道人
洛城三月乱鸎飞,颍阳山中花发时。
徃来车马游山客,贪看山花踏山石。
紫云仙洞锁云深,洞中有人人不识。
飘飘许子旌阳后,道骨仙风本仙胄。
多年洗耳避世喧,独卧寒岩听山溜。
至人无心不算心,无心自得无穷寿。
忽来顾我何慇懃,笑我白发老红尘。
子归为筑岩前室,待我明年乞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