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陈家紫藤花下赠周判官
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
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
游小洞庭
湖山上头别有湖,芰荷香气占仙都。
夜含星斗分干象,晓映雷云作画图。
风动绿苹天上浪,鸟栖寒照月中乌。
若非神物多灵迹,争得长年冬不枯。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忆江南 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 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得相逢。
如梦令 一
前度小花静院,不比寻常时见。
见了又还休,愁却等闲分散。
肠断,肠断,记取钗横鬓乱。
如梦令 二
落月西窗惊起,好箇怱怱些子。
鬒鬓亸轻松,凝了一双秋水。
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如梦令 三
频日雅欢幽会,打得来来越晒。
说着暂分飞,蹙损一双眉黛。
无奈,无奈,两箇心儿总待。
长相思 一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长相思 二
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鬙云满衣,阳台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暮雨潇潇郎不归,空房独守时。
哭微之
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
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见《文苑英华》。
)(按《全唐诗》载《哭微之》诗二首,其诗原附于白居易《祭微之文》,畧谓无以寄悲情,作哀词二首云云。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一及坊刻《白香山集》均载之。
惟《文苑英华》卷九百八十九《祭微之文》则谓作哀词三首,其第三首为)(诸本所无。
承友人顾学颉先生函告,爰补录于此。
或以其出处不明为疑,则俟方家之考定于来更可耳。
)。
失题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叶杯中酒十分。
满院弟兄皆痛饮,就中大户不如君。
(见《玉照新志》。
)(〖1〗《玉照新志》〖宋王明清撰,《宝颜堂秘笈》本〗卷三:「王彦国献臣,招信人,居县之近郊。
建炎初,虏人将渡淮,献臣坐于所居小楼,望见一老士大夫彷徨阡陌间,携一小仆,负一匣,埋于空迥之所。
献臣默识之。
事定,往掘其地,宛然尚存。
启匣,乃白乐天手书诗一纸。
云〖诗不重录〗。
献臣后南渡,寓居余姚,尝出以示余,真奇物也。
闻后以归刘纲公举矣。
」〖2〗按此亦顾先生所见示,其事可信与否,未敢遽断,期海内方家有以论定之。
)。
送沈仓曹赴江西
落日驱单骑,凉风换袷衣。
远鱼传信至,秋雁趁行飞。
洛下闲居住,城东醉伴稀。
莫辞船舫重,多觅酒钱归。
(《白氏长庆集》五九《三教论衡》)。
东山寺(在黄梅县)
直上青霄望八都,白云影里月轮孤。
茫茫宇宙人无数,几箇男儿是丈夫。
(《弘治黄州府志》七《艺文》)(曹汛谓《全唐诗》卷八五八吕岩《绝句》三十二首之十四,后二句与此全同,前句稍异,作白诗疑误。
)。
句(《全唐诗》七八四作织锦人「如今」句。「士」《白香山诗集·补遗》作「事」○汪立名辑《白香山诗集·补遗》)
空(〖1〗《卢氏杂话》云:卢氏子合下第,步出都门,投逆旅。
有一人续至。
吟诗云云。
卢愕然,忆是白居易诗,问之,曰:)(「某世织绫锦,以薄艺投本行,皆云如今花样与前不同,且东归去。
」〖2〗此段出《太平广记》卷二五七引《卢氏杂说》,汪氏所引为节文。
)。
济源上枉舒员外两篇因酬六韵
歇手不判案,举头仍见山。
虽来鞍马上,不离诗酒间。
济源三临泛,王屋一登攀。
犹嫌百里近,祇得十日閒。
明朝却归府,尘事如循环。
犹听瑶华曲,稍开风土颜。
(见《四部丛刊》影印那波道圆本《白氏文集》卷五二)。
同崔十八宿龙门兼寄令狐尚书冯常侍
水碧玉磷磷,龙门秋胜春。
山中一夜月,海内两閒人。
等是幽栖伴,俱非富贵身。
尚书与常侍,不可得相亲。
(见前书卷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