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咏怀
西方有鸟鼠,生死同穴居。
物理固不测,孰言飞走殊。
雄雌岂相匹,饮啄岂相须。
一为枝上鸣,一为莽下趋。
苟合而异嚮,世道当何如。
答冲雅上人遗草书并诗
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
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
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
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
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
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
懒瞋长须奴,挂壁不扫埃。
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
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
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
我心常苦酸,得姓何可能。
读吴季野芝草篇
阮生存咏怀,美彼曜朱堂。
一荣不复枯,五色异众芳。
众芳发朝露,俄以敛夕阳。
丹茎起瓦砾,又匪媚栋梁。
此禀由至和,君子要有常。
送吴季野
赠言必有规,无规固无言。
强言苟无补,何异秋虫喧。
君行蜀道难,不厌治轻轩。
母殁未归土,女长未出门。
谁能力为此,劳苦游墙藩。
袁大监挽词三首 其一
昔罢宣城守,将归尚抚予。
殷勤为开径,惨怆遂登车。
告老闻还楚,遗荣喜效疏。
西山忽埋玉,松露助涟如。
袁大监挽词三首 其二
西蜀何夫子,濡毫作冢铭。
辽辽传耳目,炳炳若丹青。
罢市知遗爱,存祠识旧形。
生刍莫能置,江阔底沧溟。
袁大监挽词三首 其三
不向斗牛望,已闻风雨哀。
沉埋太阿剑,毁折豫章材。
百炼饱于锻,九层谁起台。
平生嗟泯泯,逝水讵重来。
篱上牵牛花
楚女雾露中,篱上摘牵牛。
花蔓相连延,星宿光未收。
采之一何早,日出颜色休。
持置梅卤间,染姜奉盘羞。
烂如珊瑚枝,恼翁牙齿柔。
齿柔不能食,粱肉坐为雠。
吴正仲同诸宾泛舟归池上
轻舟与客归,竹下闲棋局。
煮鲎吴味新,篘醪楚酿熟。
风吹山雨来,冷射肤生粟。
醉昏笑语同,不看西斋录。
吴季野话抚州潜心阁
高阁潜心所,图书曝蠹收。
青山随宅转,远水向门流。
迤逦看无厌,潺湲听不休。
一闻秦洞说,便欲泛渔舟。
咏怀 其一
一身头面间,所用盖有长。
两耳主于聪,两目主于光。
维鼻主于嗅,维舌主于尝。
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宫商。
以鼻识酸咸,以舌闻嗅香。
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
此能而兼彼,自劳由不量。
寄言世上人,欣欣蹈其常。
咏怀 其二
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
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
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赍。
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咏怀 其三
自余居田里,未免病与贫。
常把神农书,每以药物亲。
处方犹持法,义比君使臣。
但恨无余资,岂及疗我邻。
笔头不中书,聊可备急人。
昨日除吏来,吾邦为长民。
欲溺复燃灰,败笔前已陈。
咏怀 其四
风驱暴雨来,雷声出云背。
若决千仞溪,追奔下天铠。
堂堂亚夫军,吴楚不足碎。
旱气沃原田,烦蒸洗阛阓。
深料生注射,聚沫犹壅碍。
青葱草树鲜,断殁虹霓在。
向晚留霁晖,天容染新黛。
送人入都下
梁虽千里近,楚隔九江深。
卑湿嗟犹剧,炎蒸老不禁。
高怀云出没,寄信鸟浮沉。
君去逢亲旧,微吟亦见心。
送毛秘校罢宣城主簿被荐入补令
良骥不必大,腾羁已超迈。
良弓不待寒,调弦自劲快。
宣城古大邑,听讼易聋聩。
君能抉其塞,宰与民共頼。
自当割鸡用,刃必无钝败。
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
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
以此赠行行,无酒勿我怪。
鸭脚子
魏帝昧远图,于吴求斗鸭。
乃为吴人料,重玩志已陿。
江南有嘉树,修耸入天插。
叶如栏边迹,子剥杏中甲。
持之奉汉宫,百果不相压。
非甘复非酸,淡苦众所狎。
千里竞赍贡,何异贵争啑。
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
送杨辩青州司理
儒者服襃衣,气志轻王公。
一落该网中,折节长俯躬。
山东多豪士,片言不可穷。
青土饶嘉枣,无以人钝蒙。
彼知南楚轻,强始必弱终。
矫志合其情,乃是吾徒通。
行当问友生,为我举杯空。
隠静山访怀贤上人不遇
松上垂青蔓,蒲根泻碧泉。
高僧来不见,却返五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