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樊推官劝予止酒
少年好饮酒,饮酒人少过。
今既齿发衰,好饮饮不多。
每饮辄呕泄,安得六府和。
朝酲头不举,屋室如盘涡。
取乐反得病,卫生理则那。
予欲从此止,但畏人讥诃。
樊子亦能劝,苦口无所阿。
乃知止为是,不止将如何。
依韵和通判二月十五日雨中
仲春月既望,物候恰分中。
窗听五更雨,花开前日风。
诗成止酒后,病怯举杯空。
短发虽然黑,心如一老翁。
感春之际以病止酒水丘有简云时雨乍晴物景鲜丽疑其未是止酒时因成短章奉答
东风固无迹,何处见春归。
土逐草心坼,雨兼花片飞。
虽怜柔甲长,只恐艳条稀。
君但惜晴景,休言止酒非。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 归云洞
洞深岂不有神物,朝朝但见云飞还。
云收雨歇草树湿,涧下流水空潺潺。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 琅琊溪
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
潭静鸟呼人渡时,鸟惊人语来还散。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 班春亭
林下鸣鸠坼晴杏,田间水漫春溶溶。
使君固自足风美,时傍青山去问农。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 庶子泉
沙穴石窦无限泉,此泉缘底名不灭。
庶子去来多少年,依旧清心共泉洁。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 石屏路
寻常画屏多画山,何意此山还作屏。
峭排直上几千尺,下有石路莓苔青。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 惠觉方丈
松门隠者我未识,一见君诗如已奭。
岁月任随人事迁,此身不动云生壁。
答宋学士次道寄澄心堂纸百幅
寒溪浸楮舂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
焙干坚滑若铺玉,一幅百钱曾不疑。
江南老人有在者,为予尝说江南时。
李主用以藏秘府,外人取次不得窥。
城破犹存数千幅,致入本朝谁谓奇。
漫堆閒屋任尘土,七十年来人不知。
而今制作已轻薄,比于古纸诚堪嗤。
古纸精光肉理厚,迩岁好事亦稍推。
五六年前吾永叔,赠予两轴令宝之。
是时颇叙此本末,遂号澄心堂纸诗。
我不善书心每愧,君又何此百幅遗。
重增吾赧不敢拒,且置缣箱何所为。
二月雨后有蚊蚋
春夜一二蚊蚋飞,久不见之尚可喜。
而今稍喧来聒人,向后更暖奈尔觜。
春寒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
圣人于诗言,曾不专其中。
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
自下而磨上,是之谓国风。
雅章及颂篇,刺美亦道同。
不独识鸟兽,而为文字工。
屈原作离骚,自哀其志穷。
愤世嫉邪意,寄在草木虫。
迩来道颇丧,有作皆言空。
烟云写形象,葩卉咏青红。
人事极谀谄,引古称辨雄。
经营唯切偶,荣利因被蒙。
遂使世上人,只曰一艺充。
以巧比戏弈,以声喻鸣桐。
嗟嗟一何陋,甘用无言终。
然古有登歌,缘辞合征宫。
辞由士大夫,不出于瞽蒙。
予言与时辈,难用犹笃癃。
虽唱谁能听,所遇辄瘖聋。
诸君前有赠,爱我言过丰。
君家好兄弟,响合如笙丛。
虽欲一一报,强说恐非衷。
聊书类顽石,不敢事磨砻。
前以诗答韩三子华后得其简因叙下情
前者报君诗,妄说良有以。
昔予在京师,多为人所诋。
短章然无工,实未甘艺比。
因君有过褒,聊且发愤悱。
何言敢为师,乃是贵不韪。
平常遭口语,攒集犹毒矢。
此论苟一出,是非必蜂起。
偶尔道瘖聋,多疑已窃指。
虽恃不欺衷,恨未致速死。
安得二顷田,归耕曷为耻。
谁能事州郡,鸡狗徒聒耳。
过颖桥怀永叔
昔送之官东郡时,夜阑对酒风揭屋。
君今淮海予再过,古驿依依老槐绿。
椹涧昼梦
谁谓死无知,每出辄来梦。
岂其忧在途,似亦会相送。
初看不异昔,及寤始悲痛。
人间转面非,清魂殁犹共。
灵树铺夕梦
昼梦同坐偶,夕梦立我左。
自置五色丝,色透缣囊过。
意在留补缀,恐衣或绽破。
殁仍忧我身,使存心得堕。
汝州王待制以长篇劝予复饮酒因谢之
前因饮酒多,乃苦伤营卫。
呕血踰数升,几不成病肺。
上念父母老,下念妻儿稚。
不死常抱疴,于身宁自贵。
樊子来劝我,止饮良有谓。
公复遗我诗,责我词甚毅。
指以年齿衰,非酒何养气。
春饮景可乐,夏饮暑可避。
秋饮心忘愁,冬饮暖胜被。
醉歌人不怪,醉言人不忌。
在酒功实多,止酒酒何罪。
假如寿九十,今子已半世。
不饮徒自苦,未必止为利。
胡汨妄与真,恐乖达者意。
屈原吟泽畔,方悟独醒累。
子居今之时,安免人病议。
是以告子勤,子守亦谬诗。
我读纔一过,不觉颜起愧。
自兹愿少饮,但不使疾炽。
书此以谢公,公言诚有味。
和王待制清凉院观牡丹赋诗
公言牡丹盛,未覩古人诗。
品众自争贵,叶多方见奇。
名因他姓着,色为别根移。
华发我何感,洛阳年少时。
和王待制牡丹咏
谁移洛川花,一日来汝海。
浓淡百般开,风露几番改。
傍栏人自醉,惜翦春有待。
使君方少年,共赏喜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