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其三
得君音信近,安稳在缑山。
不是国医误,宁辞蜀道艰。
终然有修短,犹免历间关。
便作千秋别,霑襟涕泪班。
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一
衣冠今盛族,兰玉旧家声。
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
魂舆临水发,灵马向郊鸣。
归葬商丘外,森森柏已成。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二
稽古逢尧舜,锵金侍冕旒。
生员尊郑学,子舍预夔谋。
翰苑事犹着,岱宗魂已游。
无情是天地,玉树掩蒿丘。
王侍讲原叔挽词三首 其三
丹旐秋风急,清笳晓月寒。
明衣裛草露,素士挽桐棺。
行哭宾徒盛,观仪里巷殚。
空余旧编在,千载莫能刊。
送公仪龙图知杭州
在昔汉中微,我祖入吴门。
公今领名都,千骑拥高轩。
与古异出处,素节古本原。
江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
山飘月桂子,天香一国繁。
壮奇已若此,纤侈尚亦存。
旧闻其风俗,色易而柔温。
太守朝驾车,闾巷焚兰荪。
太守暮还府,灯烛照旗旛。
清歌延冠盖,广湖浮酒樽。
成都与余杭,天下莫比论。
彼为公故乡,此为公偃藩。
吏民宜寡事,恺悌有谣言。
和杨直讲夹竹花图
桃花夭红竹浄绿,春风相间连溪谷。
花留蜂蝶竹有禽,三月江南看不足。
徐熙下笔能逼真,蠒素画成才六幅。
萼繁叶密有向背,枝瘦节疎有直曲。
年深粉剥见墨纵,描写工夫始惊俗。
从初李氏国破亡,图书散入公侯族。
公侯三世多衰微,窃贸担头由婢仆。
太学杨君固甚贫,直缘识别争来鬻。
朝质绨袍暮质琴,不忧明日铛无粥。
装成如得骊颔珠,谁能更问龙牙轴。
竹真似竹桃似桃,不待生春长在目。
送李端明知河中府
才业人终服,聪明帝所闻。
来希段干木,去识大冯君。
金络鸣津口,朱旗飐雁羣。
山河虞旧国,箫鼓汉横汾。
古蝶临秋月,高楼等白云。
应同羊叔子,缓带隔嚣氛。
依韵和永叔内翰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见寄
昼惜日易沉,夜惜月易晓。
重阳种菊花,此意亦大好。
所嗟时节晚,又失浇培早。
开荣独是迟,造化徒费巧。
霜前拥繁萼,篱下同陨槁。
微根发再绿,复笑王孙草。
庄生语鹏鷃,乐不计大小。
能齐乃有余,但恐知者少。
常爱阮嗣宗,遇酒醉则倒。
杯中得贤趣,世上逐金袅。
依韵和丁学士陪诸公城东饮
黄花秋草满荒台,联马鸣珂未欲迴。
上苑自将驰道隔,高林空望白云开。
荐肴已去纱笼羃,赐酝新从蚁瓮来。
天气正清风景好,重门虽禁不辞杯。
依韵和池守王微之访别
君荣初出守,我老未东归。
病眼生花早,苍毛似叶稀。
往还从更少,谈笑暂相依。
不及秋鸿翼,能随向楚飞。
寄题资州钱固秀才道胜堂
醮坛旧山下,高卧一儒生。
有室罗经籍,无心取组缨。
芋肥收岁计,柑熟摘霜晴。
暂向京都见,添书入蜀城。
送黄国博知抚州
逆水乘风上,蒲帆满挂樯。
日行知几里,江渺不分疆。
宿浦随潮入,逢人问路长。
临川十万户,劝劳执壶浆。
观韩玉汝胡人贡奉图
时世重古不重新,破图谁画四胡人。
臂鹰捧盘犀利水,铁锁师子同麒麟。
翘翘雉尾插头上,深目钜鼻青搭巾。
涂朱点绿笔画大,筋骨怒露蛮祠神。
茜袍白马韩公子,从何得此来秘珍。
定应海客远为赠,中国未睹难拟伦。
公子自言吴生笔,吴笔精劲瘦且匀。
我恐非是不敢赞,退归书此任从嗔。
送韩文饶赞善宰河南
退之曾作河南宰,韩氏于今又见君。
县政从来人有望,家声不坠世多文。
后池分洛贮蓝水,高槛看嵩迷岭云。
主簿堂前七叶树,手栽应莫已刳焚。
送刁秘校授涟水主簿归四明省亲
桂得常娥枝,妇得黄姑女。
直归东海头,翁妪笑相语。
何当却之官,古县入平楚。
莫嫌簿书繁,百事由区处。
依韵和永叔戏作
琵琶转拨声繁促,学作饥禽啄寒木。
木蠹生虫细穴深,长啄歊铿未充腹。
胧弦迭响入众耳,发自深林答空谷。
上弦急逼下弦清,正如螗螂捕蝉声。
坐中宾欢呼酒饮,门外客疑将欲行。
主人语客客莫去,弹到古树裂丁丁。
内宾外客曾未听,乍闻此曲无不惊。
还忆昭君入胡虏,乌孙帐下边马鸣。
安知如今有乐事,能使女奚飞玉觥。
女奚年小殊流俗,十月单衣体生粟。
言事关西杨广文,广文空腹贪教曲。
曲奇谱新偷法部,妙在取音时转轴。
翰林先生多所知,又笑画图收满屋。
不肯那钱买珠翠,任从堆插阶前菊。
功曹时借乃许出,他日求观龟壳缩。
我嗟老钝不如渠,幸得交朋时借娱。
但乐休计有与无。
送吴仲庶殿院使北
汉朝重结单于好,岁遣名臣礼数增。
紫鼠皮裘从去着,飞龙廐马借来乘。
天寒将遇碛中雪,鼻息暗添髭上冰。
定见南鸿起归思,家书欲寄不堪凭。
送吕冲之司谏使北
虏人多窃朝廷礼,译者交传应对辞。
羊酪调羹尊汉使,毡堂举酒见阏氏。
曚曚白日穿云出,漭漭黄沙作雾吹。
知去燕京几千里,胡笳乱动月明时。
送孙隠之都官通判秀州
柳条枯落尽,不折意徘徊。
泛汴趋残水,到吴看早梅。
无耽听鹤唳,有信寄鸿来。
闻说闾亭改,灵光化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