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为黄仲宣赋山中四章章四句 其二
山中之暮,岂不风雨。
心与一灯,耿耿千古。
为黄仲宣赋山中四章章四句 其三
山中之人,耘夫耕民。
鲭厥五侯,其如子真。
为黄仲宣赋山中四章章四句 其四
于疏于蹻,朋来其学。
彼恶知兹,山中之乐。
承金汉臣寄诗将及一月次韵奉酬并呈徐蜚英
千里秋光一倚栏,危楼四望碧云宽。
遥知对垒分诗将,未觉同舟怯县滩。
九日与谁同把酒,八年如我倦弹冠。
会难别易驹阴迅,时展来篇细细看。
张滁州挽词二首 其一
世变古来有,人才时岂无。
已移甄井玺,犹握酿泉符。
寿及周三老,名成汉八厨。
彼哉武断者,盗起欲全躯。
张滁州挽词二首 其二
上庠同补处,祖父昔通家。
书在灯俱续,舟移剑共差。
故都箕子麦,晚忆邵平瓜。
五福公无恨,吾生自可嗟。
汉臣明府与公度使君话吾州山水之胜有诗次韵二首 其一
绣作羣峰玉作川,笔端秋思浩无边。
赐金增秩从民借,会费将军九万笺。
汉臣明府与公度使君话吾州山水之胜有诗次韵二首 其二
秋容洗雨雁浮空,牛斗之南江以东。
是处皆为群玉府,谁家不似水晶宫。
君侯总是文章伯,文物差宜锦绣胸。
缓马倚楼随所适,高情长在醉吟中。
次韵金汉臣五城道中
郊行胸次爽于秋,岁稔天宽百姓忧。
但有樵人歌陇上,永无廷尉望山头。
最宜旷野开诗思,未觉他乡动客愁。
想见霜林疏更好,绿阴时节忆曾游。
次韵汉臣闵口渡
岁月匆匆雁往迴,马头西去又东来。
不知自有干坤后,几度芦花谢复开。
九月三十日汉臣置酒次日有诗次韵
槁梧策策晚风秋,始觉天边雨意休。
扫尽阴霾供一醉,豁开空阔慰双眸。
青铜未至无王老,红袖何嫌有莫愁。
我亦放颠插残菊,不羞衰老雪盈头。
赠寿昌墨客叶实甫
古人削竹以为笔,木板为方竹为策。
其字科斗或鸟迹,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谓墨,晋发汲冢尚可识。
地中间获钟鼎刻,文为之具未为极。
何其妙哉善摹画,束缚毫管备肸饰。
鹤眼凤咮凿湍石,黟楮剡藤捣成足。
松烟鱼胞和坚密,夸精鬬巧不遗力。
隶真行草最后出,万乃不能及古一。
有良弓矢无良射,器利工拙缪绳尺。
风颓俗降叹近日,四宝往往俱难得,尤艰得者墨一物。
燃爇膏脂磔桐实,非胶太燥则太溢。
高价玄圭诡苍璧,其实不直瓦与砾。
羲献不起欧褚毕,亦无李杜大诗伯。
颠倒吏牍冒儒籍,乳臭小儿仅甲乙。
苟且研磨暗窜易,奚李纵生惧称屈。
寿昌叶老独奇崛,陟坂涉涧负囊笈。
直笏圆丸动盈百,病风手试铜蟾滴。
潋滟龙光浮五色,便觉砚中轰霹雳。
金钱亦不过求索,但欲流名寄篇什。
噫嘻此一怪墨客,作书转送三叹息。
物有当黑不肯黑,事有当白不肯白。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其一
春潮滞雨横舟晚,成就苏州一段奇。
向使有人争此渡,韦郎眼底定无诗。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其二
下邽老子扶黄屋,直上澶州城北楼。
辽阳铁骑惊相问,旧日巴东野水舟。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其三
我有孤舟自天地,沙头问渡苦无人。
谁家贾舶浮溟渤,脱命蛟龙亦损神。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其四
大才定复不求售,至宝政须能自珍。
一篙用着方知贵,只恐悠悠懒问津。
题吴山长文英野舟五首 其五
世多汉水昭王事,谁辨乌江亭长心。
君知此处真堪讬,天下无波可得深。
喜程道大至约诸友二首 其一
东篱残菊未成尘,所见悠然意尚真。
玉瓒常闻歌旱麓,白颠何得赋车邻。
欲遵饭颗山头路,合问深明閤里人。
頼是吾徒不全弱,能来尔汝话酸辛。
喜程道大至约诸友二首 其二
攒眉抱膝一衰翁,岂为区区口腹穷。
早向前朝阅诸老,曾微晚辈绍遗风。
草堂诗到夔州后,竹马年思大历中。
略共清谈商此事,未妨倾倒一樽同。
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 其一
山城酒薄客愁浓,卧厌秋霖万事慵。
九月十月忽飞雪,北人南人俱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