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
方回
- 宋诗
公论干坤万古留,秋崖秋壑两般秋。
尚思下惠甘三黜,肯向新都羡五侯。
籍甚故家佳玉树,彼哉亡国阽金瓯。
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
-
方回
- 宋诗
科第官资异昔年,束书聊憩玉山前。
师生讲暇皋比地,兄弟吟高雁字天。
虚谷宗生双鬓秃,秋崖家学一灯传。
向来晦静相逢处,诸老犹应有断编。
-
方回
- 宋诗
烂柯峰下碧溪云,元自龟山一派分。
罗仲素初同此脉,朱元晦始张吾军。
傥知柴氏潜心学,未数徐魁径畈文。
近喜识荆静得老,名家知道更多闻。
-
方回
- 宋诗
君不见周兴西旅贡厥獒,今日天下新建櫜。
远方不许进异物,閒却三略兼六韬。
又不见王孙昔叹走狗烹,今日天下永太平。
保全功臣决无此,花村夜不争雉鸣。
陆平原家养黄耳,系书不隔江淮水。
金陵音问还洛阳,往来何啻万余里。
杜少陵寓鄜州居,旧物低徊入衣裾。
宗文宗武共入蜀,爱怜想亦如相如。
古滕东溪王御史,先公岂弟世无比。
一犬育之十五年,送葬至墓不食死。
一饭糟糠何足论,恒饱不饥谢干坤。
垂深井缰马救主,衔明月珠蛇报恩。
世上纷纷轻薄子,翻云覆雨丧廉耻。
动辄反噬不识人,可似韩卢乌喙之徒知义理。
-
方回
- 宋诗
周宣中兴常武雅,程伯休父为司马。
其先重黎掌天地,此佐尹氏征伐者。
颜曾思复有七篇,孰云轲死道不传。
洛中二程忽突起,乃有明道与伊川。
西蜀名士古相继,东坡外家亦程氏。
吾州紫阳此姓多,宰相讷翁显近世。
猗哉古渝程子方,年高七十弥健强。
子公礼甫侍入峡,洒扫松楸修墓藏。
孝思祖考安遗体,何惜往来万余里。
曳裾岷峨山上云,鼓棹滟滪堆前水。
儒流不与常人同,何况此郎娱此翁。
自古搜诗得句处,往往车中与舟中。
夔州十歌刘宾客,百花潭北子美宅。
二老遗踪可访寻,飞龙舞蛟轰霹雳。
五月重午离西湖,九月重九趋成都。
盍簪之别浇菖蒲,若堂之封酹茱萸。
小春早梅仲春柳,蜀地吴天两俱有。
古渝何必卜故庐,不如再饮西湖酒。
-
方回
- 宋诗
挑包前日过垂虹,明旦乘潮向浙东。
两袖虎丘山上月,一竿渔浦渡头风。
干坤佛法元来盛,湖海诗僧到处雄。
而立妙龄广长舌,肯参八十紫阳翁。
-
方回
- 宋诗
庙廊谒贤饭吐哺,留子翰林不肯住。
阎公大学今儒宗,邀子同宿玉堂雾。
曰我天南有严亲,滫瀡旨甘奉朝暮。
得一泮水广文官,匹马扁舟遂南渡。
未爱红药当阶翻,但忆芝山携酒句。
江东自鄱泝江西,郡曰青原洲白鹭。
欧阳文逮周益公,诚斋诗传杨长孺。
比户弦诵家书灯,子往为师异瓜戍。
人才炉冶入老手,镆铘干将由我铸。
即今场屋已无用,五言省题八韵赋。
人心天理不可磨,秉彝物则常如故。
五天竺国身出神,三蓬莱山臂生羽。
缁黄引之入迷途,残魄零魂应悔误。
昌黎原道孟七篇,除蚘刬蛲剔鱼蠹。
子当以此据皋比,正正邪邪明举错。
本根树立谨心术,节目设张行法度。
子曾精读万卷书,子又远游万里路。
诸生北面孰不服,穷理尽性摆传注。
天民先觉敢自许,作成后进定无数。
-
方回
- 宋诗
我陟匡庐山,想像渊明庐。
我游永嘉郡,康乐兹佩鱼。
学诗六十载,钻仰二老且。
白首恐无成,嗟哉腹空虚。
迩来摆百务,粝饭几无蔬。
朝吟极摹仿,夜咏加勤渠。
不必一字工,意味但舒徐。
比陶似不足,方谢尚有余。
举世无人识,归欤吾归欤。
-
方回
- 宋诗
三百篇既绝,孔圣作春秋。
荣辱系褒贬,与诗美刺侔。
楚骚降一等,尚可风雅俦。
汉盛出苏李,魏兴起曹刘。
历览逮六朝,仰止兹为优。
独一陶元亮,龙凤翔九州。
韩柳继李杜,黄陈绍苏欧。
江湖近一种,禽虫鸣啁啾。
-
方回
- 宋诗
我读渊明诗,不忍复去手。
休官四十一,不肯恋五斗。
二十三霜秋,篱下作重九。
朝亦一杯酒,暮亦一杯酒。
南北几蛙紫,能尔一醉否。
义熙所以立,寄奴幸而偶。
牧野诛独夫,夷齐尚弗取。
窃评首阳山,乃后有五柳。
-
方回
- 宋诗
我爱真西山,读书有甲记。
首论天命性,岂可不论气。
我爱魏鹤山,周易辑集义。
濂洛十七家,一贯六十四。
有寂即有感,槁死笑释氏。
无气欲为人,瓦砾弃骸胔。
复见天地心,有处起生意。
王弼独云无,此语决非是。
-
方回
- 宋诗
杨氏昔为我,老子实似之。
墨氏昔兼爱,释迦亦如之。
孟子闢杨墨,有功此一时。
似仁与似义,暗传匪明垂。
梵语东汉译,玄门西晋师。
迄为万世害,三教乃并驰。
独一韩文公,张我正正旗。
濂洛有诸老,此盛彼遂衰。
-
方回
- 宋诗
离骚谓绝响,此道传人心。
外物有鼎革,能言无古今。
曹刘与陶谢,五柳擅正音。
李杜与韩柳,一字直万金。
欧苏与黄陈,孰浅而孰深。
尤萧杨陆范,干淳鹤在阴。
二涧可继之,章泉亦骎骎。
奈何近百载,种火灰中深。
-
方回
- 宋诗
宋诗孰第一,吾赏梅圣俞。
绰有盛唐风,晚唐其劣诸。
牛尾狸无敌,马蹄鳖与俱。
龙溪奏思陵,此产臣乡闾。
宣城二十咏,歙浦俗亦如。
春洲生荻芽,寄兴河豚鱼。
真言写实事,组刻全屏除。
黄陈吟格高,此事分两途。
-
方回
- 宋诗
我寓侍郎桥,夜枕闻五德。
四更即不眠,东望逆曙色。
南睨三茅阁,千灯破暗黑。
百八仙林钟,鼍龙吼其北。
繄此倚阑人,四海谁我识。
未能朱晦翁,乡邦续道脉。
犹当陆放翁,桐江刻诗集。
-
方回
- 宋诗
承天寺一碑,宜州万里走。
后山与简斋,各年四十九。
李杜俱有厄,郊岛终不偶。
今人好作诗,曾不鉴兹否。
我如陆务观,平生诗万首。
明年当八十,不可日无酒。
四男异甑釜,二女欠箕箒。
晓问床头瓮,仅有酒一斗。
-
方回
- 宋诗
吾性能忍穷,所以不仕宦。
两纪加一载,考槃歌在涧。
当车稳杖屦,当肉饱藜苋。
虽然鲜欢娱,终不堕忧患。
忆昔四十九,奏书似台谏。
请剑斩佞臣,此贼罪恶贯。
倏忽三十秋,往事如梦幻。
不死踰八旬,几度见宾雁。
-
方回
- 宋诗
宇宙喜一统,于今三十年。
江南诸将相,北上扬其鞭。
书生亦觅官,裹粮趋幽燕。
青原有王老,历世羲献贤。
自浙而江淮,北理彭城船。
不上郭隗台,不饮卢沟泉。
问之果何往,往陟泰山巅。
观古封禅碑,讨究秦汉镌。
森森楷木林,上香先圣前。
滕州孟子庙,邹县有墓田。
我亦尝过之,如亲闻七篇。
羡君今勇往,插翅如登仙。
呜呼古先哲,何以百世传。
我等生后世,倏忽销如烟。
嗟嗟此何故,男子若妇然。
少游胜伏波,此论何其偏。
七战殁牖下,毕万自有天。
誓死或不死,求全终罕全。
吾闻溪中禽,有曰信天缘。
鱼过得饱食,终不流饥涎。
-
方回
- 宋诗
午窗睡起懒衣裳,独立楼头数过航。
苔藓瓦连苍晕古,梧桐檐覆绿阴凉。
北来话旧玉堂雨,西望怀人白笔霜。
自觉多思尚多事,不如樽酒见羲皇。
-
方回
- 宋诗
忆昔年垂五十时,紫阳山下结茅茨。
閒花野竹三间屋,皓月清风万首诗。
得罪权臣常自笑,逃名市隠复奚疑。
寿登钓渭真惭愧,不学空令有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