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
方回
- 宋诗
碧落金仙蹑汉庭,梵书翻写过东溟。
宰官尝领润文使,法帖尚传遗教经。
子敬比踪洛神赋,率更媲美醴泉铭。
梦中五色文章笔,视草鳌扉趁妙龄。
-
方回
- 宋诗
六老臞儒十二僧,柴桑醉士肯为朋。
葫芦自与葫芦缠,更要閒人缠葛藤。
-
方回
- 宋诗
慧远无此冠,修静无此巾。
此巾要亦有,无此漉酒人。
-
方回
- 宋诗
干涵坤毓万汇伙,独得为人頼钧播。
八尺身为天地赘,一寸心将天地裹。
道眼自应非肉眼,以心观物无不可。
灵台光洁日月悬,肯使一丝挂尘堁。
老寿龟鹤夭蠛蠓,博大鹏鲲小蜾蠃。
王侯云霄纵翱翔,奴隶泥涂淹坎轲。
雷霆起蛰春生儿,霜露敛华秋结果。
防风九亩霸十围,痿痹支离蹒跚跛。
二五之精形相禅,彼胡魁梧此么么。
天所赋予各有命,女子岂羡弧矢左。
蝼蚁君臣雁弟兄,道理大处无细琐。
洪纤各遂逍遥游,续凫之颈尔其叵。
徐侯读书得玉匙,圣人门户启关锁。
用宾屡扬北上鞭,大隠荐鼓南游柁。
筑室金陵割钟山,临川僻学百义堕。
千古子在川上心,想见解衣盘礴臝。
梧桐杨柳竹阴间,菱荷迭重花婀娜。
弄丸一卷经世书,内篇外篇夜灯火。
静寂动感来无穷,昭布森列俱帖妥。
通达居然今贾傅,岂容栖迟老江沱。
乘流止坎大厥观,进退久速不预揣。
熏天富贵腊毒味,涎讵肯流颐敢朵。
窗前草青鹿共眠,槛外沙白鸥同坐。
忘机得意茅三间,焉用陶朱西施舸。
况又义方延硕师,乃父析薪子克荷。
此诗擿抉宇宙秘,察君襟抱吾亦颇。
世间俗物未必识,我知鱼乐子非我。
-
方回
- 宋诗
大唐天子绐孤僧,转瞬人间几废兴。
一幅永和故茧纸,入昭陵又出昭陵。
-
方回
- 宋诗
永和贞观晋沿唐,奉诏临摹老遂良。
展转流传非一手,虎贲犹得似中郎。
-
方回
- 宋诗
颇如画手善传神,绝喜他乡见似人。
俯仰之间已陈迹,如何千载尚如新。
-
方回
- 宋诗
绝喜他乡见似人,颇如画手善传神。
忽思今昔无穷事,十五迴经癸丑春。
-
方回
- 宋诗
子云可拟易论无,颇似兰亭细字模。
始信圣经非小艺,不羞依样画葫芦。
-
方回
- 宋诗
一千年想永和会,十九之传贞观摹。
此本中原今第一,真成一字一骊珠。
-
方回
- 宋诗
倾城国色着胭脂,红字兰亭又出奇。
比换鹅书更姿媚,一杯卯酒醉西施。
-
方回
- 宋诗
烟江迭嶂子能学,都尉后身王姓同。
诗画惊逢两奇丽,赏音吾愧玉堂翁。
-
方回
- 宋诗
可是笔端如与可,亦须胸次有东坡。
自从举世夸崔白,似觉无人识李颇。
-
方回
- 宋诗
太行荆浩之乡里,佳处立参仍坐倚。
崖树涧石皆写真,想见含毫吮沁水。
当年自号洪谷子,画成署名细如蚁。
此岂自图其所居,屋上峰峦插天起。
栅门鸡犬锁寒林,僮马盘山暮烟紫。
高者佛寺平者川,关仝范宽焉得比。
我少学画中弃之,时到古斋漫随喜。
好古人多识古希,不意永嘉闻正始。
-
方回
- 宋诗
退休敢望赐宫衣,破箧重寻旧暑絺。
梅子黄时端午又,葵花红处故园非。
画符焉用元无病,标锦休争但合归。
頼有故人饷新煮,一杯草草勒鱼肥。
-
方回
- 宋诗
惭非好客郑当时,猥荷高人不见遗。
顿悟可能参佛理,淡交谁是喜僧诗。
过从未许泥行数,属和多因险韵迟。
彼此缄縢各收拾,他年开卷两相知。
-
方回
- 宋诗
贪得真迷境,持平实悟门。
未妨人负我,各要子生孙。
动辄闻谁死,猗嗟幸独存。
荣华何足记,衰悴不须论。
-
方回
- 宋诗
客舍逢生日,邻家送寿星。
循彝须答礼,恃熟莫忘形。
把笔迟赓和,开樽共醉醒。
五儿一随侍,心窃愧椿庭。
-
方回
- 宋诗
诗人诗向虚空攫,平地望月不可摸。
或谓高山去天近,好登东岳陟西岳。
岳峰峻极未到天,仰面难舐兔臼药。
末由手挽月娥衣,诗思肯从天上落。
不如斟月入杯中,诗酒肠吸杯月空。
一杯一首百杯百,天送佳句来长风。
仙人轻举跨飞鹤,游子归思随征鸿。
扶摇直上九万里,未办顶摩丹桂宫。
所以诗人世难得,倚靠梯凳探月窟。
山头拏月月愈远,尘里抉诗诗不出。
大江汹涌波跳金,谪仙捉月沦采石。
是为诗人善搜诗,何知君非今李白。
-
方回
- 宋诗
我身即此庵,要识一个自。
自心为庵主,太阳了不二。
太阳本常明,天半隔以地。
朝红正昼白,暮夜黄黑异。
其明未尝减,西没复东出。
此心亦如此,外物为之累。
去蔽实在我,岂可自壅閟。
日能自用力,疾鞭扶桑辔。
心可自用心,明德永弗坠。
节饮自少醉,寡欲自少寐。
自己有此宝,碎璧肯自弃。
慈湖言本心,似亦无可议。
未发缺存养,所见恐未粹。
子往拜其祠,于焉设讲肆。
长短审取舍,予夺谨废置。
天日揭义理,慎勿狥私意。
厚土埋金乌,吾说可一篲。
大明晓常升,难瞇万目视。
老禅骂祖法,不妨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