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

晏殊(九九一~一○五五),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幼以神童着称,真宗景德二年(一○○五)十五岁时即赐同进士出身,初授秘书省正字,久之,擢翰林学士。仁宗天圣三年(一○二五)迁枢密副使,明道元年(一○三二)除参知政事,康定元年(一○四○)进枢密使,庆历二年(一○四二)加同平章事。先后出知应天、江宁、河南府,以及亳、陈、颍、许、永兴等州军。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疾归东京。二年卒,年六十五。谥元献。晏殊原有集,久佚。清胡亦堂辑《元献遗文》一卷,仅存诗六首。劳格辑《元献遗补编》(简称补编)三卷,其中诗两卷。一九一七年南城李之鼎将两书校订,勒为一编,后附《元献遗文增辑》一卷,收入宜秋馆刊本《宋人集乙编》中。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二《侍中晏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 晏殊诗李氏刊本虽收辑最多,但凌乱丛杂。这次整理,在前人成果基础上重新补辑、编次,定为三卷。其得之于《会稽掇英总集》等宋人着作者,为第一卷;得之于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叶志诜抄本为底本)为第二卷;得之于元、明、清诸人着作者凡十八首,与辑出零句,合为第三卷。
留题越州石氏山斋
书仙十阁壮儒宫,灵越山川宝势雄。
岫柏亚香侵几席,岩花迴影入帘栊。
千秋碧锁东南竹,一水清含旦暮风。
文酒雅宜频讌集,谢家兰玉有新丛。
赠会稽道士
藐姑容化现阴馆,句漏砂封六乙泥。
五练夜穷青玉枕,七明晨采碧云梯。
冠霞高扦浮丘袂,握体深藏鬼谷奚。
知有山西驻龄药,何妨相赠一刀圭。
忆越州 其一
鑑湖清澈秦望高,涵虚逗碧供吟毫。
当日醉眼倚空阔,三江七泽才容舠。
忆越州 其二
湖山杳渺不可状,登览幽求无所遗。
高僧伴吟足清览,见尽白莲开落时。
弔苏哥
苏哥风味逼天真,恐是文君向上人。
何日九原芳草绿,大家携酒哭青春。
正月十八夜
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
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
病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静习闲中趣,欲问林僧结净缘。
寄远
宝毂香轮不再逢,峡云巫雨杳无踪。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无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咏上竿伎
百尺竿头褭褭身,足腾跟挂骇傍人。
汉阴有叟君知否,抱瓮区区亦未贫。
煮茶
稽山新茗绿如烟,静挈都蓝煮惠泉。
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醉花前。
题太祖庙
炎宋肇英主,初九方潜鳞。
尝因蓍蔡占,地决天地屯。
庚庚大横兆,謦咳如有闻。
中书即事
惨惨高槐落,凄凄余菊寒。
粉墙多记墨,聊为拂尘看。
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其一
网索轩窻邃,銮坡羽卫重。
鹢舟还下濑,星使出飞龙。
赋待三英集,词须五吏供。
会看边燧息,横霈紫泥封。
和宋子京召还学士院 其二
暮召三山峻,晨趋一节回。
乍维青雀舫,还直右银台。
陟降丹涂密,论思武帐开。
欲谈当世务,元藉轶羣才。
竹醉日
苒苒渭滨族,萧萧尘外姿。
如能乐封殖,何必醉中移。
列子有力命王充论衡有命禄极言必定之致览之有感
大钧播羣物,零茂归自然。
默定既有初,不为智力迁。
籞寇导其流,仲任派其源。
智愚信自我,通塞当由天。
宰世曰皋伊,迷邦有颜原。
吾道诚一概,彼途钟百端。
卷之入纤毫,舒之盈八埏。
进退得其宜,夸荣非所先。
朝闻可夕陨,吾奉圣师言。
和王校勘中夏东园
东园何所乐,所乐非尘事。
野竹乱无行,幽花晚多思。
闲窥鱼尾赤,暗辨蜂腰细。
树影密遮林,籐梢狂罥袂。
潘蔬足登膳,陶秫径取醉。
幸获我汝交,都忘今昔世。
欢言捧瑶佩,愿以疏麻继。
初秋宿直
绛河星斗夜阑干,禁署沈沈闭九关。
上帝册书羣玉府,仙人宫阙巨鳌山。
凉蟾影度秋阴薄,促漏声来夜唱闲。
拥鼻吟多欲愁绝,严钟凄断树鸟还。
安昌侯
莲勺移家近七迁,鲁儒章句世相传。
关中沃坏通泾渭,堂上繁声逐管絃。
身服儒衣同蔡义,日将卮酒对彭宣。
高坟丈五阳陵外,千古朱云气凛然。
假中示判官张寺丞王校勘
元巳清明例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雪中
平台千里渴商霖,内史忧民望最深。
衣上六花非所好,亩间盈尺是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