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奕

题泰山仁安殿壁
大极何年诞帝孙,中居岱岳镇干坤。
三千余载昭明代,七十二君来至尊。
鲁甸齐邱雄地势,秦松汉柏护天门。
兵尘不动绵香火,万里车书寿一元。
新州枕上有感二首 其一
尼山拜了又何求,驰骛中原作壮游。
泰岱峰头观日出,汶阳城外看河流。
朝吟阚县蚩尤冢,暮醉新州太白楼。
从此不消删白发,留归江上对眠鸥。
新州枕上有感二首 其二
岱岳名山天下无,老来游玩易嗟吁。
帝孙池畔秦松老,圣母祠前汉柏孤。
古篆蚀苔悲建武,漫碑宿草忆祥符。
逢人不解从头数,牢记山名画作图。
和遗山呈太山倪布山真人
江右书生枉白头,杖藜始得北山游。
手摩红日登三观,袖拂黄埃看九州。
及下诚明真气貌,方知岁月老春秋。
更须梓就诸公什,焰焰声名万古留。
呈申屠御史忍斋二首 其一
世家矫矫汉申屠,博古通今命世儒。
豪杰雅知真北学,扶摇久已作南图。
扬州台近催骑鹤,阚水秋深尚忆鲈。
好载白云同一出,檐头新港即荣涂。
呈申屠御史忍斋二首 其二
壮游久负子长才,斥鷃几成困草莱。
千载幸逢皇极运,两生端为圣门来。
谁知白发余年健,得共黄花笑口开。
明日西风归棹远,怀人空忆古罇罍。
次韵上雪楼程侍御
当年雪片大如席,独立楼头有此翁。
集霰已知漫大地,行窗转觉舞回风。
洛阳公子衾谁共,姑射仙人梦不同。
且倚玉栏看世界,郢歌一曲月明中。
别宣尉王中斋
自笑灵龟久不灵,巧逢天地换清宁。
典型顿觉空诸老,肝膈未能忘六经。
朔雪渐深头转白,洛山虽远眼还青。
杏坛寂寂遗音在,靠得汾亭有父兄。
贽见五峰燕先生
康庐崒嵂撑青空,五峰下有神仙翁。
黄金为佩白玉琐,跨虹飞上燕台穹。
紫垣苍琐白日静,薇花韵的明丹衷。
帝谓公田久不井,为提明月江西东。
某邱某壑无隠耳,贮见汉庾堆陈红。
周官六典冢宰事,有功?亩方为忠。
蹇予落魄不耕子,半生煮字悲吟穷。
盖头不思恋茅屋,负笈远拜夫子宫。
黄河泰华幸一见,于人须识欧阳公。
枯根纤芥尽收拾,药笼未必遗芳䓖。
品题愿借燕许笔,可以报德歌豳风。
再和韵上石塘吴 其一
发燥闻君响泮宫,玉溪旴水限西东。
惜哉宴罢瑶池晚,乃在崇台拜下风。
再和韵上石塘吴 其二
不能随调转商宫,独抱瑶琴过鲁东。
霜满乌庭无过雀,非君谁与借东风。
再和韵上石塘吴 其三
人心六籍未尝焚,千古师存道亦存。
见说汶阳官路口,几年鞍马上君门。
再和韵上石塘吴 其四
破笈兵韬久已焚,床头仅有易书存。
一观周礼归来后,依旧白云深闭门。
见陈月观二首 其一
鳌转山空海失深,仙人抱月自高吟。
春秋两字尊王义,皇极一编经世心。
千载文声扶学校,万年史笔寄山林。
太邱古矣元龙老,天寿先生续正音。
见陈月观二首 其二
仲尼日月几曾昏,自古君师岂必存。
水陆三千游圣域,风云万里望天阍。
燕台接武何多隗,吴国孤骞未见云。
观上又分明月影,漫漫长夜与谁论。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 其一
尝笑蓝仙踏踏歌,极知感慨欲如何。
檐头白日苍生共,到了圣贤分得多。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 其二
铸金为蠡声犹泯,磨石为碑字亦漫。
杂杂万形归五化,烬余方策更长存。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 其三
朝餐暮饮逐尘寰,清镜无情不驻颜。
千古菊泉香火地,名贤多是靠名山。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 其四
星气西流一掷梭,起看斗柄夜如何。
篝灯急了床头易,明发开门事又多。
五绝呈李惟学山长 其五
只影随阳逐稻粱,故山元自富苍筤。
孤雄不作山梁梦,晚岁收声在凤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