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伯仁

民夫
阃帅差夫欲太平,浚河才了又修城。
挑泥锹镢无休日,失业妻儿有叹声。
两箇布衫寒透骨,半盂蒸饭冷无羹。
何时一统山河了,只向春田带雨耕。
行色
拟作惟扬数月留,西风劝我买归舟。
功名得失千年梦,豪杰穷通万斛愁。
黄菊已花休恋酒,青山何处不登楼。
渔翁自倚船篷睡,一任男儿白尽头。
瓜洲阻风
狂风未许放归船,借得僧房半榻眠。
落雁影收帆脚外,怒涛声到枕头边。
黄芦叶底秋将老,白羽书中病未痊。
传语将军多着力,扬州不比旧家年。
焦山简主僧无庵
轻摇风桨过焦山,山色相留半日闲。
万顷月波秋雨后,一篝烟翠夕阳间。
城依铁瓮心尤壮,酒对金峯鬓惜斑。
愿得淮头来好语,吸江亭下且怡颜。
边头老马
解下缰绳便欲眠,绝无筋力可胜鞭。
霜蹄遍识淮南地,夜草犹吞塞北烟。
怕逐䌽旗排偃月,宁思金镫趁朝天。
华山自有安身处,试问将军在几年。
夜过乌镇
望极模糊古树林,弯弯溪港似难寻。
荻芦花重霜初下,桑柘阴移月未沉。
恨别情怀虽恋酒,送衣时节怕闻砧。
夜行船上山歌意,说尽还家一片心。
家书
未得还乡泪欲珠,一书封了又踌躇。
家人会得征夫意,门外西风即是书。
看邸报
朝家日日有迁除,休说人才媿国初。
岩穴几多茅盖屋,安知不是孔明庐。
荷叶浦
小舡摇荡水中央,喜得归程近帝乡。
秋与荻花俱淡薄,地名荷叶素凄凉。
几番来往人虽熟,两月奔波话更长。
巡检不知何日满,一堤衰柳对夕阳。
到家
尘压征裘满,今朝喜到家。
牵衣儿欲泪,满地菊初花。
瓦甑添蒸芋,铜铛旋煮茶。
安贫儒者事,何必恋天涯。
简张寄翁秀才
徽外琴声局外棋,此心能得几人知。
纵横谩说三千字,陶写须吟百一诗。
秋到蓼花蝉噪后,雨敲荷叶钓归时。
西湖尽着张公子,莫把吟篷月共移。
送马廿七秀才归小枯村
轻轻飞絮扑花枝,喜傍兰亭说旧诗。
君去小枯应为我,细看山带晚晴时。
上安晚先生郑左相
直上昭文便乞闲,貂蝉鬓底未全斑。
静看世事千年后,总在梅花一笑间。
松菊主宾虽自得,君王休戚暗相关。
更须正笏岩廊上,整顿皇家若泰山。
题李长啸漕元赁居
可种梅花便可居,此身安处即吾庐。
胸中丘壑无今古,笔底烟霞自卷舒。
着脚且坚君子操,知心自有圣人书。
吾侪幸是苕川客,只好溪头学钓鱼。
呈菊坡先生陈枢使
但知猿鹤伴闲居,不觉忧时鬓已疎。
对客怕言今日事,挑灯重读少年书。
楼迎山色诗堪画,门对梅花月共锄。
相业累兴明主意,先生只恐自踌躇。
和浙东童仓使建昌家圃梅花玉雪亭诗三首 其一
要识生涯便有涯,暗香丛里作人家。
纷纷红紫休相角,别是春风一样花。
和浙东童仓使建昌家圃梅花玉雪亭诗三首 其二
云绕疎篱水绕亭,主人清处着梅清。
虽然借得坡翁意,人与梅花更有情。
和浙东童仓使建昌家圃梅花玉雪亭诗三首 其三
黄昏约略酒醒时,塞管何烦特地吹。
是则调羹消息早,不妨留伴月钩垂。
寄题天台王主簿约牖
世道巇岖可厌寻,牖名以约孰知音。
数櫺秋雨千年事,一剔寒篝万古心。
山入酒巵青耿耿,风摇槐影绿愔愔。
坎爻六四君休说,笑拍阑干月满襟。
贺游先生再入元枢
粤从宝绍历嘉淳,国事如棋局几新。
欲识万年占气脉,须教一着顿精神。
重臣休惮头盈雪,赤子咸期屋自春。
天下倚公心更切,泰山宗社在垂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