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愚
-
释智愚
- 宋诗
金石丝竹难以类乎声,碧云清风难以同其调。
玉光幽洁,花信融通。
妙在有无外,岂堕空假中。
张生伏笔,何处形容。
此是适庵老子之常准,肯与能诗能画者同。
藉藉流芳灵苑寺,眇然千古仰高踪。
-
释智愚
- 宋诗
金钟夜击九重城,六载归来改瘦形。
待得众生心眼活,雪山依旧碧崚嶒。
-
释智愚
- 宋诗
一生口嘴唠嘈,偏要搀行夺市。
诈病毗耶离城,引得许多闲神野鬼稽首浄名。
咄,我不识你。
-
释智愚
- 宋诗
咄者髑髅,荒草堆头。
敛眉一笑,万壑云收。
-
释智愚
- 宋诗
龟证无功,会三归一。
各有面子,不欲露出。
-
释智愚
- 宋诗
枕石苔生,崖藤影绿。
天书促行,芋子未熟。
-
释智愚
- 宋诗
清溪影寒,以鰕为目。
无柄笊篱,东摝西摝。
-
释智愚
- 宋诗
略彴蹈翻天地黑,盲馿恶拗弄蹄行。
从兹不到茶川上,溪水自涵山影清。
-
释智愚
- 宋诗
犊角铜瓶挂晓烟,溪山多是往来篇。
不知底事吟情险,吹落秋风白鸟边。
-
释智愚
- 宋诗
鍼无肉,补不足。
傍晨曦,倚岩谷。
怕见黄叶飞,未风先皱眉。
-
释智愚
- 宋诗
欲要了,无可了。
山头月,圆又缺。
只好罢休看,夜深风露寒。
-
释智愚
- 宋诗
五峯石上,双涧松边。
是者伎俩,莫骂丰干。
-
释智愚
- 宋诗
厚重如山,宽大如海。
丹青有神,莫拟其踪。
僧繇笔妙,难状其迹。
如上国之春归,香风四吹。
如银蟾之出水,万象敛影。
是为三教融通,大法之宗主者也。
-
释智愚
- 宋诗
移圆就方则辛,抑方为圆则苦。
枘凿不相入,是无准门户。
五峯峨峨兮等观,万象拨拨兮谁覩。
霜降水落,子归就父。
-
释智愚
- 宋诗
身槁如柴,眼明如电。
衡鑑台岭,品藻山外之宗。
挥呵悟门,不堕文字之相。
以讷为辩,以戒为碍。
横拈麈尾雨花倾,万象森罗俱鼎沸。
-
释智愚
- 宋诗
德腊俱高,孙枝益茂。
以勤俭苦节中兴隶业,以老气余韵平视诸方。
眉棱垂雪,杖竹凝霜。
步趋有人兮清风可继,澹常古道兮劫外徜徉。
-
释智愚
- 宋诗
舌贯鼻端,牛行虎视。
祇者形模,转增聋戾。
万丈寒潭兮泐水无波,千仞宝山兮浮图锁翠,八十四人兮犹居学地。
-
释智愚
- 宋诗
鼯鼠声中,颠来倒去。
马颔馿腮,不须解注。
-
释智愚
- 宋诗
翠微际北腕头短,洞水逆流方到家。
年老脚跟宜着袜,不能随处蹈泥沙。
-
释智愚
- 宋诗
万指恬然一路归,髑髅对对眼如眉。
须知一色明边外,生死如何构得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