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熏
释法熏(一一七一~一二四五),号石田,赐号佛海,俗姓彭,眉山(今属四川)人。年十六出家,从丹棱石龙山法宝院智明。年二十二薙发受具戒。南游湖湘,江西疎山柏庭文、怀衲裢皆延留之。未几至浙见无用全于天童,见秀岩瑞、空叟印于鄮峰。往依吴门穹窿破庵禅师,破庵迁吴兴凤山资福,使为知藏。资福散席,又遍谒灵隠松源岳、浄慈肯堂充、华藏遯翁演。后往霅川道场,即挽以分座。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入平江府高峰寺出世,八年,住平江府枫桥普明寺。十六年,住建康府太平兴国寺。理宗宝庆元年(一二二五),迁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寺。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迁景德灵隠寺。淳佑五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九世,破庵祖先禅师法嗣。有《石田法熏禅师语录》四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大观撰《行状》。 释法熏诗,依《语录》卷次辑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释法熏
- 宋诗
云门一棒,高峰三拜。
一家不知一家,各自保守疆界。
-
释法熏
- 宋诗
高峰方丈,内外皆空。
垂钩四海,只钓狞龙。
-
释法熏
- 宋诗
衲僧公验,突出难辨。
手眼通身,只得一半。
-
释法熏
- 宋诗
有大圣人,出现世间。
不言而化,无为而治。
节逢瑞庆,万国欢声。
金轮永御三千界,玉叶长敷亿万春。
-
释法熏
- 宋诗
晷运推移,日南长至。
佛法世法,因行掉臂。
高峰更嘱诸人,第一莫眠冷地。
-
释法熏
- 宋诗
一径直,二周遮。
衲僧会得,万别千差。
庭前闲放目,春尽尚余花,老胡不合过流沙。
-
释法熏
- 宋诗
善财采,文殊用。
杀人活人,临机变弄。
直须亲看海龙宫,莫看目前波浪涌。
-
释法熏
- 宋诗
莲花荷叶,意在言前。
神僊妙诀,父子不传。
-
释法熏
- 宋诗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
相头买帽,此土西天。
-
释法熏
- 宋诗
五祖鹁鸠啼,当机直下提。
隔山寻蚁迹,能有几人知。
-
释法熏
- 宋诗
八月秋,何处热。
杜衲僧,犹未瞥。
三更半夜眼闻,天上如何拣月。
-
释法熏
- 宋诗
一日日,一时时,口如鼻,眼似眉。
左搓芒绳缚鬼子,倒将蒿箭射须弥。
-
释法熏
- 宋诗
新年佛法,一切成现。
明去暗来,三头两面。
灵利衲僧,犹隔一线。
更问如何,脑后拔箭。
-
释法熏
- 宋诗
指天指地,小儿子戏。
无可慇懃,浇杓恶水。
-
释法熏
- 宋诗
九夏安居,眉毛厮结。
一人发真归源,十方虚空迸裂。
-
释法熏
- 宋诗
佛祖真机,曾无准的。
钩锁连环,刀挑不出。
石田有箇道处,未必诸人委悉。
摩诃般若波罗蜜,甚深般若波罗蜜。
-
释法熏
- 宋诗
东弗于逮,西瞿耶尼。
清清之水,游鱼自迷。
-
释法熏
- 宋诗
庭开金菊宿根生,来雁新闻一两声。
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
释法熏
- 宋诗
东去亦是上座,西去亦是上座。
提水放火,看风使舵。
七出八没,儒雅风流。
几度黑风翻大海,何曾覆却钓鱼舟。
-
释法熏
- 宋诗
老倒慈明为指迷,钓丝绞水出群机。
时人贪看芦花白,不见沙鸥隔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