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宰

和陈倅田妇刈麦韵因解嘲
君不见山东健妇把犂耕,子美为赋兵车行。
我尝一读三叹息,尚想青天闻哭声。
又不见峡女生涯在两脚,鬓发飘萧不堪掠。
我尝三复负薪篇,亦是子美夔州作。
山东征战苦未平,峡女家贫无斗升。
吾邦之俗异于是,赋调不苛闾里宁。
八月诗人歌载绩,余暇不如同力穑。
况复樵枯良易易,自昔民生在勤力。
通守于民情最亲,劳农不惮行侵晨。
他日席前须记取,要使深宫识苦辛。
运河行
运河岸,丁夫荷锸声缭乱。
红莲幕府谁献言,运河泄水由函管。
函管掘开须到底,运材归府供薪爨。
庶几一坏不可复,民田虽槁河长满。
民田为私河则公,献言幕府宁非忠。
我闻此言为民说,急趋上令毋中辍。
小民再拜为我言,函管由来几百年。
大者用钱且十万,小者半此工非坚。
厥初铢积费民力,厥后世世期相传。
岂但旱时须灌溉,亦忧久潦水伤田。
向来久旱河流绝,放水练湖忧水洩。
州家有令塞函管,函管虽存谁复决。
小须雨泽又流通,函管犹存不费工。
只今掘尽谁敢计,但恐民田从此废。
丰年余水注江湖,涓滴不为农亩利。
有时骤雨浸民田,水不通流禾尽弃。
况今农务正纷纭,高田须灌草须耘。
尽驱丁壮折函管,更运木石归城闉。
吕城一百二十里,不知被扰凡几人。
太守仁民古无比,凝香阁下宁闻此。
愿传新令到民间,函管须塞不须毁。
已填函管无尾闾,大舶通行水有余。
函管不毁民欢娱,异时潴泻无妨渠。
忆昔采诗周太史,不间小夫并贱隶。
试裒俚语扣黄堂,鈇钺有诛宁敢避。
忆昨行寄呈刘法曹
忆昨太守宣城陈,人物风流法从臣。
太息官仓取无艺,要与邑民图久计。
总将一石计其赢,三斗八升为定制。
厥初号令如雷霆,奉行谁敢圭撮增。
愚民不解深长虑,竞喜当时斗斛平。
新守迎来旧守去,号令虽严谁复顾。
斛面坡陀斗面高,三斗八升作常赋。
后来主簿辛君机,太学声名盛一时。
朅来意与上官合,委向仓中司出纳。
筹算亲临绝蔽欺,户庭凛凛无喧杂。
愚民乍喜见明官,槩量宁论加勺合。
上供送使有成数,羡余到底归州府。
明年按籍取之民,三斗八升更增五。
往者不可谏,来者图之犹未晚。
只今太守龚黄比,千里痒疴如切己。
公事勤劳绝燕私,私钱大半供公使。
选官受秋输,而得法曹贤。
除弊几十九,积羡踰三千。
三千宁足州家用,祇恐从今还作俑。
明年四斗三升之上更增科,三十六都之人将奈何。
杀虎行谢宜兴赵大夫惠虎皮虎腊虎睛
君不见阳羡周将军,射杀南山白额虎,千古万古声流闻。
又不见宜兴赵大夫,南山三十有六虎,令行杀取无复余。
一虎昔何少,三十六虎今何多。
虎多人不患,所患政之苛。
苛政灭人门,猛虎戕人命。
择祸莫若轻,泰山之人论已定。
大夫性高明,下令走风雨。
所知在田里,了不见台府。
既令民免政之虎,又与民除虎之苦,四境之民歌且舞。
或云杀虎太伤和,胡不令渠自渡河。
我闻此言笑且呵,大夫忧民忧,岂必限吾土。
不然邻国以为壑,信也白圭愈于禹。
古阳羡,今宜兴。
大夫邑之主,将军邑之民。
主宾多寡事不同,千古万古同清芬。
过司徒墓
司徒墓,荒冢累累不知数。
草中翁仲无复存,垄上牛羊自来去。
想见当时百万松,佳城在处鬰葱葱。
车马时来卿相子,钟鱼声出梵王宫。
年深事远无留蹟,只与耕夫资垦闢。
万古同成一窖尘,官爵高卑谁汝识。
用前五字韵趣刘圣与建第
君不见茅屋下,四壁床敷窄。
又不见朱门中,金碧锁空宅。
宅成更欲致良材,水浮陆走空山泽。
茅屋区区诚已疎,朱门汲汲彼何迫。
劝君勿学伏波老,自诡裹尸须马革。
又勿学金谷人,绮窗阿阁绵阡陌。
但令庭宇洁,颇与尘嚣隔。
市声不至乱琴书,厨烟可免冲咽哑。
庶几家人安,亦使我心获。
吾宗开敏姿,富有济时策。
栋宇着易象,义不假探索。
况闻玉堂直,视草须元白。
所期不日成,毋使中道画。
庶奉紫芝泥,即刷青云翮。
寄刑台范黄中
秋气清,秋风高。
想见刑台旧居士,巾车独往恣游遨。
偃仰戴公庐,逍遥焦公居。
想前辈之风流,悲末俗之崎岖。
白眼睨视,抵掌嘻吁。
酌之以漫塘之酒,侑之以漫塘之藕。
酒之味醇而不漓,藕之性洁而不污以泥。
于以介眉寿,于以明素守。
对此长歌,其乐如何。
相望虽隔于秋水,明月幸同于千里。
跋赵宪唐率更千字文蹟
草非草,真非真。
柳之骨,颜之筋,欧张瘦硬可通神。
众体备,兼众美。
莫臻兴嗣书,无首亦无尾。
当年好事人,各欲徇所嗜。
割截同至宝,得中固为喜。
莫将俗眼看,墨脱字已漫。
当年宝匣中,什袭几岁寒。
祇今烟云披,星斗尚阑干。
麟角凤觜毋轻弃,煎胶续弦端有冀。
君不见四窗宝此不宝他,固应落笔惊风雨,走龙蛇。
真西山赞
中国相司马,和气满华夏。
惜哉民始苏,身已要人扶。
宴金坛邑官致语口号
百里儿童沸诵声,湖山堂上集群英。
德星欲应今宵瑞,霖雨先开昨夜晴。
正是壶中银漏永,不妨坐上玉山倾。
明年此会君知否,冠佩蝉联拱圣明。
挽齐斋倪尚书
南山有孤松,屹立几寻丈。
雪根雨露滋,藤萝巧相傍。
高柯撑青空,落落不可上。
辽东白鹤归,城郭固无恙。
饥乌拾余粒,巢燕倚飞幌。
芝田杳何许,鼓翮超蓬阆。
尚书千载人,余子岂辈行。
方时鄙俗学,制行多矫亢。
我独道其常,曰彼非至当。
世事有翻覆,阴阳日消长。
谁其倡攻伪,欲使尽一网。
我独持其平,要辨直与枉。
前瞻岂尚同,后顾亦非党。
介然两不合,兰佩拂千嶂。
惟皇思建极,正直首延访。
几趋銮禁直,屡侍金华讲。
三黜柳士师,一念齐得丧。
岁晚复来归,旧德世所仰。
文昌岂不贵,台星连两掌。
贞元朝士少,正始遗风荡。
淹留感时事,去去得初尚。
湖光浮醆斚,岩花开步障。
意行无物累,静寄绝尘想。
寥寥香山翁,胜处畧相仿。
虽临大化尽,不改葵藿向。
遗奏手自书,治忽犹指掌。
内欲八柄专,外欲四聪广。
国本欲先定,以系四海望。
国势欲自强,不受夷虏诳。
于今一开卷,星斗照穹壤。
奄奄气将微,耿耿神愈王。
更为一夕留,泰然须昧爽。
庶几华封祝,不使臣子旷。
从容有如此,此岂智力强。
平生刚大气,胸次妙冲养。
我生不及门,知敬如达巷。
九京不可作,千古恨悢悢。
挽叶水心侍郎三首 其一
北学源流远,南来岁月迁。
羣心知未昧,诸老屹相连。
百岁同归尽,斯文要有传。
宵长残月堕,遗恨渺山川。
挽叶水心侍郎三首 其二
嘉会欣千载,偏安隘一方。
言言本周孔,草草笑隋唐。
禁路无停辙,江流有巨防。
空余遗藁在,万古日争光。
挽叶水心侍郎三首 其三
忆袖祢衡刺,尝登元礼门。
相忘如旧识,一笑等春温。
东望山川远,西归岁月奔。
遥怜人筑室,烟锁暮江昏。
挽袁洁斋侍郎三首 其一
国脉关吾道,邦基倚荩臣。
忠言炳蓍蔡,劲节挺松筠。
岁晏名逾重,山颓蹟遽陈。
光明如皦日,千载自常新。
挽袁洁斋侍郎三首 其二
成己宁遗物,存心不外天。
典刑高一代,源派续诸贤。
实理元无妄,斯文更有传。
泽流江汉远,奎壁映魁躔。
挽袁洁斋侍郎三首 其三
讲学元无倦,翻书老更勤。
能令神气王,直到死生分。
玉折经纶具,星垂翰墨勋。
凄其知己地,洒泪湿寒云。
挽汤参议三首 其一
再协三刀梦,终孤五马迎。
行藏一委分,喜愠两忘情。
议幕临边琐,筹帷頼老成。
伤心江汉水,东下送铭旌。
挽汤参议三首 其二
徇义千钧重,论财一羽轻。
大伦元有序,世禄我持平。
外庑家如寄,东皋产半倾。
谋生有如此,垂世祇清名。
挽汤参议三首 其三
妇党君推重,乡评我弃余。
共嗟身计拙,直与世缘疎。
种竹沿修陇,栽花傍小渠。
南园重回首,浓绿上畦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