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居简

自赞 其二
字不识,禅不会,数米量柴,料水打碓。
不是末后全提,亦非现前三昧。
待众生成佛,尽众生界空,任从沧海变,终不为君通。
题慈观长老求赞
监本倔强,弗善劳谦。
不识拙庵,他最不堪。
他亦人耳,我亦人耳。
空自合空,水自合水。
卖弄跨门一机,至死无人发市。
父有重牙,其子无齿。
没齿穿龈,如是如是。
小师求赞 其一
平常心,摩竭合。
砥柱不摇,风雷不迅。
拈了也,示祖敬。
无法商量,一印印定。
小师求赞 其二
不会道,不会禅。
更求文墨,掘地觅天。
别调宫商妙不传。
檀木白衣相赞
斤斯运,垩斯斲。
鼻不伤,立自若。
臻极之技,与物不二。
惟其不然,一理万致。
我观此像,殆非人为。
就能为之,技不宅微。
矧此匠氏,应以此机。
应以此身,化巧幻奇。
曰余眊然,两眼如镜。
弗能审观,独以耳听。
反听绝眹,对此殊胜。
小白花山,下瞰巨浸。
慈感圭老请赞无量寿像
十方取土,曰清泰城。
又曰极乐,与苦浊邻。
厌苦知乐,不毫忽间。
一念勇往,即念而瞷。
惟忆惟念,匪疾匪迟。
忆而不忘,念兹在兹。
如求亡子,如丧考妣。
如疢需石,如渴需水。
以如是故,曾何远人。
人人亡羊,入生死轮。
法法惟心,心亦非心。
郑卫嘈杂,水鸟树林。
悠悠渐修,頟頟阐提。
同摄罔遗,妙在不疑。
疑则疑城,日劫倍蓰。
东隅既失,桑榆可冀。
粤若二仲,达圆顿机。
路壅般舟,手自剪夷。
池栽芬陁,社结名胜。
一十有八,是修是证。
天台嗣响,的传自衡。
和者如云,调高倡宏。
六朝逮今,衣冠缁褐。
愚夫愚妇,爰同此筏。
哂乃二瓠,载沉载浮。
即窒即海,善柳柳州。
见月因摽,执指成咎。
舍有相佛,观无量寿。
天乐赵紫芝画像赞
一点虚明,八窗玲珑。
万波不浑,百川自东。
殆见其洒然乎外,孰知其渊乎其中。
谓其襄阳漫仕,曰吾不为南宫。
谓其江湖散人,曰吾不为龟蒙。
乌在乎仪刑,先进而丹青太空。
东坡画像赞
帝哀先生,为天下忌。
速反其辕,卒不慭遗。
遂骑箕尾,而分天章。
云汉昭回,衣被八荒。
载驱六丁,收拾文字。
神京遐陬,旁罗曲致。
落人间者,太山毫芒。
寒者绮纨,馁者稻粱。
取彼谮人,投畀豺虎。
既粱其饩,而纨其袴。
豢以人爵,俾敏厥修。
息公之谮,承天之休。
二桃杀三士赞
大匠不弃栎社之木,良医不遗乌喙之毒。
务急吾用,不一而足。
苟适其时,虽弃必录。
方其用时,有正有奇。
颠兮吾扶,危兮吾持。
相道巍巍,二氏似之。
哂乃齐相,曾不尔思。
夫三子者,谬以力胜。
胜力以德,孰敢不敬。
徒丧厥德,以致其命。
一念之忍,桃乃其穽。
欲济缓急,图任媕娿。
爪牙不铦,其如之何。
盍观相如,伸秦屈颇。
隠然长城,无庸干戈。
三教赞
此三胜流,一笑聚头。
其道不同,曷相为谋。
至哉儒先,问礼于李。
李从竺干,逮真实际。
商隠于李,白眉最良。
曰师师师,其来自唐。
车适大方,万里一辙。
差之毫厘,肝胆楚越。
孤云画像赞
閒如云,寄寥邈。
帖水不痕,行空无脚。
笑从上扫迹生迹,嗟后来以缚解缚。
于其中间,卷舒自若。
钉钉却,悬挂却。
老倒南阳,犹欠一着。
下竺印画像赞
窣然短衣,崭然插犀。
岁晚寂莫,奋此一夔。
胶名相求之,则万言不直杯水。
外形骸索之,则半芋美于紫泥。
宪章左溪,鼓吹荆溪。
使人复见古道颜色,舍斯人其谁归。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一
顶骨峣然,隠若伏犀。
于烈火中,凄其廪而。
古铁铮铮,烬余不热。
击石拊石,迭中音节。
舍利团缀,素魄冏如。
湛湛凝露,累累贯珠。
岂无他人,欲见其顶。
月行太空,蛙沉坎井。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二
去窒而聪,去塞而通。
于无数声,齐万窍风。
风止声消,音响寂绝。
谷神不死,听火焰说。
说无所说,闻无所闻。
烟灭灰飞,所亡者存。
以是耳根,示尔四众。
厚德宏功,千二百种。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三
宣明心声,若出金石。
汹涌辩河,不渗涓滴。
书献天子,天颜屡改。
一笑归来,此舌犹在。
韩吾不非,吾奚以为。
壅吾不夷,吾奚以驰。
一生事了,有死无憾。
身随劫烧,红开菡萏。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四
童真出家,死于童真。
出没卷舒,一坚密身。
嗟多欲人,曲为欲说。
于其根中,出火自焫。
猗欤哲人,哂乃覆辙。
以古为鑑,以身代舌。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石付百粉,玉兮温温。
明教禅师五种不坏赞 其五
的的紫槵,茸茸素丝。
自幼至老,念兹在兹。
譬夫一龛,绕以十镜。
此灯长明,一印印定。
定则离念,反而自求。
于无求中,以敏厥修。
物初有终,法无有尽。
是故此珠,横绝煨烬。
贤者国师赞
心部根本,身严杂华。
赤象青牛,跨竺越华。
半满字则,五其等差。
殊声响则,一其纷拏。
使登门之鱼,驾际天之涛。
陋潢污行潦,而观海若之谽谺。
琐屑灭裂,又安知鰋鲤之与鲿魦。
强斋高使君金书诸经赞
淀蓝蘸楮,屑金作字。
去字与楮,经果何似。
曰此诸经,即楮与金。
续父厥志,写佛语心。
惟佛语心,粤如父志。
一点画中,具无量义。
字可悉数,义则无量。
欲了其源,冥去来相。
强斋大士,年八十余。
目如心明,作蝇头书。
于一蝇头,分可为二。
尘毛太华,弗巨弗细。
佛神力故,初不作难。
是故北磵,作如是观。
两蟆赞 其一
攫而掷,翾而举之。
二虫请以战喻。
翾毋忘于射钩,攫毋忘于在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