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彦约

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 其三
念昔浮湘乐,论交一世豪。
味同江左右,人忘品卑高。
庇我渠渠屋,关心恋恋袍。
延津龙化后,流水但空号。
和赵振文太社邮筒远寄
天与容台掾,田园早得归。
杯中宁有影,海上息忘机。
世路閒身好,人生静者稀。
更于蘐草处,静看老莱衣。
陈氏夫人挽章
受氏推玄女,来嫔得召南。
躬行其诫七,礼尽所从三。
孝养衣皆䌽,权舆色已蓝。
霜风吟木末,哀怨不能堪。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之同年兼简李伯行检法许定夫军使三首 其一
久入功名会,新携辟召书。
忠勤曾策励,奋迅此权舆。
当路心知己,长城指望渠。
只将真实地,持守足安居。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之同年兼简李伯行检法许定夫军使三首 其二
仗斧暴公子,酌泉吴隠之。
斯人未易得,于我最相知。
见义为常勇,求贤信不疑。
典刑今在此,此去有余师。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之同年兼简李伯行检法许定夫军使三首 其三
李许相从久,时方混武文。
议刑新幕府,保塞旧将军。
二士俱人物,三贤更主君。
春兰秋菊意,他日共风云。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其一
殄瘁连乡党,凋零及老成。
玉亡修水秀,星掩寿沙明。
不上论思直,空余馈饟名。
盖棺隆眷在,论譔见哀荣。
秘阁修撰雷文卿挽章二首 其二
访我鸣琴日,闻公吐屑言。
循良临武政,忠愤大奚冤。
厥后依英簜,新来近达尊。
却归桑梓路,忍对建昌门。
右史殿撰吴之平挽章二首 其一
阃制恩威足,边防戍守牢。
政平多暇日,民费绝秋毫。
豹尾天光近,螭头地势高。
孰令黄石水,旦旦只空号。
右史殿撰吴之平挽章二首 其二
生长均江左,游从集豫章。
官曹推扫溉,人望极轩昂。
谠论暌违后,休声涕泪傍。
凤池纶綍手,挥翰发幽光。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 其一
四戒从谁得,忠勤与孝廉。
本原来简册,膏润到闾阎。
仕久机锋熟,时来智虑添。
平生真售用,家法有森严。
故殿撰修史李舍人挽章二首 其二
丁未慈恩盛,从容最后来。
一从辞墨绶,三徙入鸟台。
记动时方好,持衡去不回。
恩荣频出綍,晚遇有余哀。
故福建提刑钟编修挽章二首 其一
问俗周方国,推贤汉吏师。
立朝天有喜,仗节玉无疵。
得自南轩学,亲承北面师。
更无工部句,可继八哀诗。
故福建提刑钟编修挽章二首 其二
江汉迎归客,潇湘问故人。
锦衣新炫昼,绣使近行春。
坐对长沙酒,空伤夜雨神。
南楼风月下,霏屑易成尘。
薛端明挽章三首 其一
讲学声名早,飞腾蔼士林。
九重嗟见晚,诸老愿交深。
时有亨嘉会,天无平治心。
每于当用处,梁父又重吟。
薛端明挽章三首 其二
谏诤严凝地,论思咫尺天。
直弦宜问俗,曲突却临边。
儒道终期用,皇威可得宣。
视仪虽两地,难到玉阶前。
薛端明挽章三首 其三
客本何为者,逢公幕府开。
兵间虽有志,度外本非才。
流水音何在,高风首屡迴。
只今岩石望,宁忍泰山颓。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 其一
惠国垂芳久,泸南锡第初。
诗书今有此,衣钵正关渠。
业大喧朝野,儒酸羡里闾。
只言三桂盛,五桂尚权舆。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 其二
边锁求良牧,京华倚重臣。
抚摩中有备,发擿静无尘。
效着龙颜动,班疑豹尾真。
讣闻遗憾见,进秩有明纶。
故殿撰侍郎赵公挽章三首 其三
早岁灯窗密,中年宦海遥。
相看嗟落寞,晚复共渔樵。
已矣耆英会,居然一叶凋。
岂无朋友念,人物叹公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