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蔚

玉山朱文龙有遗经林野二处赵昌甫程德夫皆有诗朱求予同作 遗经
汉人一经训,籯金云不如。
君家遗经意,不与汉人俱。
玉山朱文龙有遗经林野二处赵昌甫程德夫皆有诗朱求予同作 林野
有人抱幽真,偏适林野趣。
要之等喧寂,乃是安心处。
薛玠两投诗以古风谢之
知君家住象山麓,日有见闻新耳目。
自怜各在天一涯,休誉惟能采乡曲。
却来一见玉溪头,已知标致非凡俗。
等闲挥翰墨淋浪,惠我新诗不金玉。
细将学问说根源,异同更与明朱陆。
吾道工夫有端绪,要是义精仁乃熟。
博文约礼是真传,收拾奇功归谨独。
参前倚衡勿间断,千载断絃端可续。
手披诗卷荷情真,聊以斯言报谆复。
永邑杨君鑑子明闢斋读书将从事于古人为己之学求斋名于予并欲得一语以示为学之方予谓学虽多端而其要莫先于明善所以子思孟子俱以此开道后学大学格物之训实同出一源故因杨君之请扁以明善且诗以演其义幸毋忽其言之陋云
人性靡不善,因物始有迁。
本体遭剥蚀,如鑑尘所昏。
畴昔均秉彝,善端本绵绵。
既茂闲邪功,诚心所由存。
若为用力地,格物居其先。
万殊一理贯,洞然见本根。
表里俱澄澈,断断义理分。
言动中伦虑,狂愚讵同论。
彼哉迷复子,一息万里奔。
认赘以为嫡,未尝知反观。
君子审取舍,不容泾渭浑。
中扃瞭如烛,肯蔽耳目官。
中庸示明训,一言会其元。
汪元思遗诗和意以谢
吾道本公平,何尝分彼此。
总只在人心,浑然皆天理。
推原赋予初,所钟均粹美。
贤愚同一辙,所行无意轨。
由其气禀异,于焉有臧否。
清者洞然明,泓澄如止水。
浊者性天蒙,荡然惟纵弛。
末虽有善恶,反之即其始。
变化在乎人,虽愚必明矣。
日用无余功,自修惟克己。
近代朱文公,此道頼纲纪。
居尝语学者,虚名以为耻。
必先由博学,然后能约礼。
颜渊躬四勿,鲁参悟一唯。
吁嗟今世人,非不究经旨。
议论徒纷纭,反躬乖践履。
好恶徇私情,是非随愠喜。
体既杂真妄,用斯殊表里。
要在无间断,善端勤积累。
须臾不可忘,颠沛必如是。
坚持敬一字,方知道在迩。
我辈无他求,直须安汝止。
辛丑春游金华出东郊
青山双夹小溪流,绿篠人家古渡头。
虽是溪山不相识,劝人啼鸟却相留。
常山道中
路势弓腰转,湖光鑑面开。
稻田春事给,村碓晚舂催。
问宿尚十里,与谁同一杯。
自怜今日首,频作望乡回。
甲辰九月初访晦庵先生大安道中和余正叔韵
潇潇风露菊花秋,人在瓯闽第一州。
少日已尝怀壮志,今朝端不负清游。
陪君数日从容语,洗我平生散乱愁。
从此归来复何事,风涛虽险奈虚舟。
归铅山正叔复用前韵和答之
敛藏先用肃如秋,次第阳和遍九州。
岁月正缘闲里度,纷嚣那得静中游。
明知与点有真乐,未足希颜却自愁。
讽咏棹歌思九曲,与君重约泛扁舟。
和正叔咏梅一绝
儿童剪伐未须施,竹外横斜一两枝。
冷艳更开深雪里,此花应不冀人知。
和李监税
一缕彤霞晚照晴,眼随白鸟去边明。
疏疏烟树有无际,激激滩流高下声。
归思楚云连日暮,新诗边月带霜清。
前村倘有梅花约,草草相逢盖亦倾。
和徐子融见寄
学问分明有本根,一编鲁论幸今存。
奈何至理难穷究,愿与良朋细讨论。
欲探圣传千古秘,莫令心鑑一毫昏。
吾侪总在生成内,要识无私造化恩。
记梦
梦里分明记本根,觉来无语正心君。
阴阳却把量消长,且喜新来胜一分。
示浩
持身端的在兢兢,谨独方无愧怍情。
莫道隠微人不见,暗中临我有神明。
雨中即事
客身常恨春多雨,遥想吾庐长绿苔。
每作家书问无恙,故园梅竹为新栽。
送赵国开赴崇安丞
十载交游一日如,高情多谢不相疏。
分携幸不隔江海,得便常须访起居。
折柳正当三月暮,泛舟深约九秋余。
相期暇日吟哦外,只有公勤是荐书。
和徐子融韵 其一
逊敏工夫不可偏,两端相济若韦弦。
允怀固是常存养,明善谁知合在先。
和徐子融韵 其二
读书端的在研穷,洞贯精粗与始终。
卓尔颜渊有真见,分明来自博文中。
和徐子融韵 其三
雨余云静太虚澄,月在今宵分外清。
喜得佳篇来讽咏,世间荣辱一毫轻。
和徐子融韵 其四
自怜涉世每多艰,事到萦心或厌烦。
近日工夫何所似,有时惭愧梦中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