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娄忠简公挽词 其一
壮岁志先定,耆年气不衰。
治高为县日,名重佐州时。
雅望登朝着,忠言彻帝墀。
亨途日千里,阔步不容迟。
娄忠简公挽词 其二
边事衅初开,惟公论不回。
深谋比娄敬,极力阻王恢。
儿戏何堪用,冰山忽已摧。
朝廷始更化,大老盍归来。
娄忠简公挽词 其三
共政三年久,蜚英四海尊。
色词无假借,风裁靡嚣喧。
但欲持公道,宁容启幸门。
经纶终未究,犹有典刑存。
娄忠简公挽词 其四
寮寀侍储闱,如公久任稀。
载欣商皓起,终惜汉疏归。
问字烦参订,谈经頼发挥。
一书真总要,星日重光辉。
娄忠简公挽词 其五
得姓共东楼,同朝两故侯。
文编叨二序,诞日颂千秋。
老矣俱宜去,公乎不少留。
来书墨犹湿,展读泪空流。
少保李公挽词
戚闬疏恩厚,勋门积庆余。
弓弯飞将臂,架插邺侯书。
六纛秦官重,三槐汉相如。
惜哉终半百,闻者为欷歔。
王忠文公挽词 其一
夙负敢言气,输忠不爱身。
刘蕡仍遇主,绮季更忧民。
治行真循吏,风棱古争臣。
荐绅千载恨,不得究经纶。
王忠文公挽词 其二
梁木今其壤,谁能问大钧。
恩深两宫赙,哀动四州民。
已矣天人策,伤哉社稷臣。
吾生良可耻,不及见斯人。
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其一
制阃诗书帅,公朝侍从臣。
身能全进退,人可得疎亲。
曳履声犹在,持衡迹遂陈。
从今几百载,更复见斯人。
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其二
蚤岁声名大,婆娑始遇时。
难兄屏隔坐,令子桂芳枝。
人望还为用,天胡不憗遗。
成蹊堪喻大,堕泪不须碑。
端明殿学士汪公挽词 其三
道学不尽试,功名祇绪余。
立朝惟正色,荐士有遗书。
百赎嗟无及,九京谁与居。
莫酬推毂意,衰涕湿巾裾。
钱殿撰挽词 其一
隽誉蜚庠校,孤忠动冕旒。
捄荒心欲折,忧国鬓先秋。
惠满长江水,风清八咏楼。
禁途交一臂,人物等闲休。
钱殿撰挽词 其二
枌社归来晚,翛然得故吾。
哦诗频刻烛,点易细研朱。
有泪悲连璧,无阶奠束刍。
名门余庆远,丹穴看奇雏。
赵待制挽词 其一
明主昼三接,清班岁九迁。
一居周柱史,径入汉甘泉。
批敕严东省,抡材上小天。
平生经国志,惜不冠貂蝉。
赵待制挽词 其二
诗近刘宾客,手追欧率更。
双旌古良吏,万卷老书生。
世谛浮云薄,生缘晓梦惊。
吁嗟东向议,何日遂施行。
赵待制挽词 其三
半世谁知己,登门意气倾。
交情忘父行,文会忝余盟。
持论先忠厚,谈经叹老成。
幽光谁为发,落笔泪纵横。
端明殿学士王公挽词 其一
片言寤主上亨途,几向专城佩左鱼。
羊陆遐冲虽坐折,高文宿愤竟谁摅。
平时屡草千言奏,垂绝犹腾八难书。
汉殿履声今已矣,两州遗老倍欷歔。
端明殿学士王公挽词 其二
短檠铁研用功深,万卷蟠胸不辍吟。
故国遁身来济岱,壮年发藻向儒林。
爱民利物平生事,忧国忘家一片心。
史馆顷年陪润色,挽公无路涕盈襟。
尚书尤公挽词 其一
敏甚五行下,豪厘耻不知。
千人挥笔阵,万卷纳须弥。
有夏传追蠡,先秦拾断碑。
邺侯书插架,分付称家儿。
尚书尤公挽词 其二
忧国言多切,回天力有余。
众推真学士,上念老尚书。
直道终难进,高怀只遂初。
梁溪钓游处,此意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