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
朱熹
- 宋诗
体用如何是一源,用犹枝叶体犹根。
当于发处原其本,体立于斯用乃存。
-
朱熹
- 宋诗
人因形异种私根,不道其初同一源。
直自源头明说下,尽将父母属干坤。
-
朱熹
- 宋诗
心无私滓与天同,物我干坤一本中。
随分而施无不爱,方知仁体合言公。
-
朱熹
- 宋诗
义兼礼智由仁出,接物当先主在仁。
方由四端随用发,譬之四序始于春。
-
朱熹
- 宋诗
大哉程子明居敬,千圣同符入德门。
试把功夫横竖看,总来不出欲斯存。
-
朱熹
- 宋诗
但得心存斯是敬,莫于存外更加功。
殷勤夫子明斯意,约礼之时已在中。
-
朱熹
- 宋诗
心惟动与静相乘,当静之时乃动源。
所以功夫先要静,动而无静体难全。
-
朱熹
- 宋诗
莫专靠静偏于静,须是深加格物功。
事到理明随理去,动常有静在其中。
-
朱熹
- 宋诗
此心原自有知存,气蔽其明物又昏。
渐渐剔开昏与蔽,一时俱透理穷源。
-
朱熹
- 宋诗
本体原来只是公,自将私意混其中。
虽颜造圣无他事,惟在能加克己功。
-
朱熹
- 宋诗
莫道公私未判然,自忧一日用功难。
便随明处猛分摆,志在希颜即是颜。
-
朱熹
- 宋诗
防慾当施御寇功,及于未至立崇墉。
常求四者无他法,依旧同归主敬中。
-
朱熹
- 宋诗
不察予心重似鸡,更兼放处只缘私。
才知用理维持际,不待追求便在兹。
-
朱熹
- 宋诗
学在事时斯是理,盍于事上每寻思。
但令下学功夫到,上达之机便自知。
-
朱熹
- 宋诗
理则无形气是乘,气随夜息理斯存。
息时无感犹当验,昼不能清夜亦昏。
-
朱熹
- 宋诗
虽云道本无形象,形象原因体认生。
试验操存功熟后,隠然常觉在中明。
-
朱熹
- 宋诗
为学常思唤此心,唤之能熟物难昏。
才昏自觉中如失,猛省猛求明则存。
-
朱熹
- 宋诗
辛勤尽作求闻计,沽得过情声誉来。
自外而观为可喜,此心已失实堪哀。
-
朱熹
- 宋诗
曾子尚忧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
如何后学不深察,便欲传心一惟中。
-
朱熹
- 宋诗
用功事上实根源,三省真传入道门。
理即是心随事显,事能尽理始心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