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

黄世成挽辞
文行高无对,功名莫动渠。
宁登逸民传,不着茂陵书。
谁谓风流尽,犹疑信息疎。
九京何所憾,玉树满庭除。
筠庵午憩
筠庵稍不至,一至一回好。
风从林梢落,吹乱竹根草。
巾屦上下凉,鶑鹊左右噪。
市声元不近,静听远亦到。
石磴坐来温,藓径浄如扫。
书空作愁字,已忘偏旁了。
犹自忘了愁,而况记得老。
客来谈世事,欲笑还懒笑。
玉井亭观荷花
蕖僊初出波,照日穉犹怯。
密排碧罗盖,低护红玉颊。
馆之水精宫,环以瑠璃堞。
珠明浮盘戏,酒漾流杯晔。
青笔尖欲试,绿笺皱还摺。
老龟大于钱,辛勤上团叶。
忽闻人履声,入水一何捷。
碧落堂暮景辘轳体
碧落堂中夕眺余,一声哀角裂晴虚。
满城烟霭忽然合,隔水人家恰似无。
坐看荷山沉半脊,急归道院了残书。
意行花底寻灯处,失脚偏嗔小史扶。
金凤花
细看金凤小花丛,费尽司花染作工。
雪色白边袍色紫,更饶深浅四般红。
雨后郡圃行散
剑池一日百週遭,雨后闲来照鬓毛。
主管园林鶑称意,巡行荷芰鹭宣劳。
不须见我还飞去,便与移文告汝曹。
一事恼人无问处,南山高是北山高。
闰五月十四日因哭小孙子蓬孙归志浩然
宪孙哭了哭蓬孙,老眼元枯也湿巾。
名宦何须深插脚,山林从此早抽身。
祸无避处唯辞福,命不如渠强学人。
吟了此诗还毁了,莫令一读一伤神。
感兴
去国还家一岁阴,凤山锦水更登临。
别来蛮触几百战,险尽山川多少心。
何似闲人无藉在,不妨冷眼看昇沉。
荷花正闹莲蓬嫩,月下松醪且满斟。
后圃散策
花径雨后凉,树声风外战。
杖屦顿轻松,儿女同行散。
少者前已失,老者后仍倦。
隔林吹笑语,相闻如对面。
明明去人近,眇眇弥步远。
松杉满地影,一瞬忽不见。
仰观紫日轮,偶度白云片。
佳处留再来,前山未须徧。
筠庵晚睡三首 其一
碧玉新篁翳洞天,绀珉方斛贮山泉。
脱巾赤脚长松下,何处人间更有僊。
筠庵晚睡三首 其二
一户元无白板遮,两窗新染藕丝纱。
竹床品字排三只,睡杀山风醉杀霞。
筠庵晚睡三首 其三
享了荷花上番香,却穿竹径百弓长。
满园亭榭都参遍,祇有筠庵第一凉。
观迎神小儿社
花帽铢来重,绡裳水样秋。
强行终较懒,妍唱却成羞。
鹦鹉栖葱指,芙蕖载锦舟。
休看小儿社,只益老人愁。
寄奉新钟宰
传语清心阁,欣逢诗主人。
鶑花无恙否,风月一番新。
旧日行吟处,今来迹已陈。
应怜杨县尹,须鬓两如银。
雨后晓登碧落堂
清晨上碧落,亲手启后户。
斜东见西山,粹碧无纤雾。
须臾半崦间,冉冉动微絮。
吹作千峰云,立变万姿度。
正北寻米山,遥隔一片雨。
亭亭如仙子,晓起澣月露。
天衣异人世,一色制轻素。
两山谁不奇,裴回未能去。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 其一
红芙蕖杂白芙蕖,红底终稠白底疎。
速折当头一莲叶,莫令遮却雪肌肤。
玉井亭观白莲二首 其二
白莲出水是青莲,昨日微舒带酒颜。
踏月来看开尽了,露华新洗玉杯寒。
新秋晚酌
胡床东乡坐,秋风忽凄其。
老夫衰病骨,急令闭东扉。
西扉亦半掩,压风作东吹。
何必风及我,风入凉自驰。
晚蝉见谁说,我饮渠便知。
飞从何方来,径集庭树枝。
三叹复九咏,话尽新秋悲。
我老悲已忘,汝语复为谁。
老乌啼一声,不知蝉所之。
碧落堂晓望荷山
荷山非不高,城里自不见。
一登碧落堂,山色正对面。
如人卧平地,跃起立天半。
指挥出伏兵,万骑横隔岸。
后乘来未已,前驱瞻已远。
晨光到岩壑,人物俱蒨绚。
绿屏纷开阖,翠旗闪舒卷。
安得垂天虹,桥虚度云巘。
老铃偶报事,郡庭集宾赞。
匆匆换山巾,默默下林坂。
午憩筠庵
筠庵偶坐处,适当树阙间。
远山不见我,而我见远山。
清风隔江来,宛转入松关。
翠蕉自摇扇,白羽得暂闲。
可怜三竹床,睡徧复循环。
秋暑自秋暑,山寒自山寒。
小吟聊适意,美恶不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