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十朋

御书阁
黄龙溪上祥云覆,紫帽山头瑞气蒙。
俗眼惊传佛光现,不知宸翰在山中。
思古堂
孤屿游人思谢公,天台禅客亦思丰。
黄花境界谁思古,堂在烟霞缥缈中。
善利王庙
有德于民庙貌崇,我来端为谢年丰。
曰旸曰雨皆神力,不止南风与北风。
晋时松
孤山陈柏已物化,九日晋松犹后生。
欲问东南两朝事,风枝潇洒似谈清。
秦君亭
山中高隠欲逃名,不谓名随隠处成。
凿石一泓诗数首,也曾攻破五言城。
姜相峯
相国忠如宋广平,危言流落晋江城。
天资自直无心卖,何事青山亦得名。
无名木
一木苍然老更奇,肯将名与世人知。
我来不具知名眼,深愧平生不学诗。
姜秦峯
郡侯不识国元勋,释子那知姜与秦。
隠士有灵应抚掌,相公死亦不容身。
陈公祠
九年地主百年祠,民自元丰结去思。
善政在人宜有后,堂堂忠肃见公儿。
蔡端明诗
贤侯去久迹犹遗,乞雨诗奇字更奇。
世俗妄论公政猛,爱民心有彼苍知。
石佛
卧草埋云不记秋,忽然成佛坐岩幽。
纷纷香火来求福,不悟前时是石头。
聚秀阁
清源山远水流长,九日溪山更异常。
高阁摩云聚秀气,禅僧秀气聚中藏。
提舶送岩桂
晋堂岩桂脱秋芳,浓绿枝头万粟黄。
堂上主人分赠我,要令燕寝有天香。
寄南安鹿宰
春秋重复古,二贤还旧祠。
直道不终废,高风宜见思。
古墓出荆榛,孤亭起颓隳。
更将碧纱笼,覆护端明诗。
贡院图
陈君少年登甲科,红莲首泛清源波。
清源贡宇高嵳峩,同僚宣力陈君多。
鞭朴不施成不日,首夏上梁秋半毕。
一点灵台轮奂飞,十幅生绡画图出。
苍苍嘉木森千株,新堤步步穿芙蕖。
移下蟾宫古丹桂,飞来海上真蓬壶。
他年君来作地主,记得亲曾视斤斧。
雁过山中寄我书,要知多少新龙虎。
去年
去年今日别吾家,我鬓苍然尔未华。
日似去年人不见,鬓毛白尽眼添花。
不求人
牙为指爪木为身,挠痒工夫似有神。
老病不能亲把握,不求人又却求人。
兴化簿叶思文吾乡老先生也比沿檄见访既别寄诗二十八韵次韵以酬
暮年初仕涂,暇日但书策。
儒生余气习,笔端事挥斥。
政学两踈缪,篇章稍沉溺。
楚东会诗豪,酬唱奏金石。
逢场争出奇,遇险或遭厄。
忽泝三峡流,遥经数州驿。
庐山看未足,巫峯过尤惜。
西郊祠卧龙,东屯弔诗伯。
飞飞犹倦鸟,秋风送归翮。
同行得嘉友,鏖战交锋镝。
弛檐白苹洲,天日去咫尺。
忠谊怀鲁公,覇业悲项籍。
奉诏还故乡,齿落肌瘦瘠。
涕泗拜松楸,荒芜翦荆棘。
心期乐田里,誓不绾铜墨。
橐虽无陆金,归幸全赵璧。
陛下忽误恩,泉南又分职。
入闽如入蜀,枯肠复冥索。
腰缘病减围,发为悲添白。
风仰秦君高,节慕姜相直。
恶语谁流传,同僚误刊刻。
吾乡老先生,吏事以儒饰。
新篇似庭燎,远寄箴我癖。
把酒欲细论,何时再沿檄。
阳春七十首,老艳万丈射。
招邀屈原魂,收召子厚魄。
惊开老病眼,喜见墨妙蹟。
愿公倡斯文,用夏变蛮貊。
送陆通判 其一
剧郡元非老手便,庶民安我贰车贤。
二年不肯足到邑,千里宁容吏索钱。
坐变池塘成贡宇,平分风月上吟篇。
弟兄不减云间陆,拭目看君日九迁。
送陆通判 其二
我十年前游会稽,堂名民事寓招提。
去寻神禹藏书穴,归泝子猷乘兴溪。
万壑千岩形梦寐,十峯双涧记留题。
鑑湖倘许知章乞,首访故人尊共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