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公遡

去通义按刑汉嘉至中岩师伯浑临别于此因成二诗 其二
相送自崖返,忍看骑马回。
故情真独厚,迭鼓未须催。
此去无三舍,相留尽一杯。
风林如惜别,摵摵暮声哀。
次韵鲜于晋伯清明日过水南 其一
盈笺寄我送春诗,不减风流杜牧之。
觅句已应儿辈觉,论书那得外人知。
如闻此上三年最,相过能成一段奇。
况及霜天宜把酒,四郊物色胜花时。
次韵鲜于晋伯清明日过水南 其二
又赋斜川五日诗,行将去此欲何之。
一年春事仓庚报,万里乡心杜宇知。
笔力早衰无痛快,词源渐老乏经奇。
文章子骏惟君似,学到扬州刺史时。
岁尽
岁尽余一候,年侵怀百忧。
人生汉南树,节物劔西州。
风榭梅花委,春杯柏叶浮。
峨眉有佳色,领览为登楼。
师袭卿来权摄峨眉县禄东之来乃去送以诗乃元日也
白水诸山翠作堆,岂令飞舄着尘埃。
勿嫌屈子峨眉县,正得同吾婪尾杯。
淑日升堂迎昼永,和风排闼送春来。
还家尚可为亲寿,柏叶清尊手自开。
送汤子才
江湖此去水连空,万贾连樯浩渺中。
帆影浸斜青草月,笛声吹尽碧芦风。
未论魏阙功名近,不与巴山气象同。
更到临平看辇路,沙堤十里软尘红。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 其一
宣室思贤久,锋车促召还。
去调金铉鼎,来别玉屏山。
拱木雨露下,丰碑天地閒。
九原凛如在,想足慰慈颜。
闻虞参政至玉屏山 其二
乡党敬前辈,朝廷尊大儒。
公无念丘墓,人自禁樵苏。
此去居衡轴,长留执事枢。
求贤养邦本,深为赞吁俞。
示中岩长老子文
我为应真来,欲结无生缘。
不食中岩饭,但酌中岩泉。
莫言一杯水,实具五味禅。
请师问应真,此语然不然。
子云
子云世所贱,既死名乃传。
至今读其书,共言以为贤。
必待成丘垅,何如用当年。
贵耳不重目,斯人真可怜。
蔡光禄
白头蔡光禄,不肯拜司徒。
满朝愕相视,盖是时所无。
负乘初莫责,循墙乃当诛。
古书若尽信,夫子实欺予。
江行
泸南道穷复劔西,桃花浪生行苦迟。
百丈牵舟上春水,三尺为邦逢圣时。
平芜细麦绿相映,老树杂花红已衰。
峨眉山月今始见,令人绝叹谪仙词。
木犀花二首 其一
粟玉开花颜色新,秋光未觉减阳春。
萧然不受风埃涴,知是高标可辟尘。
木犀花二首 其二
满贮雕盘可镇帷,论花压尽劔东西。
岂惟鼻观遭渠恼,邻舍闻香亦骇鸡。
杨参政挽章二首 其一
学海波澜阔,人间爵齿尊。
南宫冠多士,东海起高门。
请去三公府,归休五亩园。
何须篆幽石,天下有师言。
杨参政挽章二首 其二
亟上疏封印,空驰会葬车。
山川浑不改,气象比何如。
德行太常议,功名惇史书。
平生所荐士,岂复减严徐。
清明
便觉近长夏,温风蚕欲成。
冠欹知发少,衣薄喜身轻。
初荻青穿水,繁阴绿满城。
朝来试新火,茶鼎听松声。
晚望
迟日高楼上,江山引望长。
浮鸥轻浩渺,飞鸟灭苍茫。
洲渚苹初白,陵陂麦未黄。
流年太匆促,转烛过春光。
闻李士举宿马鞍山
入境封人报,飞书侍史还。
初闻虎节使,已至马鞍山。
霁野风烟丽,端居日月閒。
此行吾所羡,脱屣簿书间。
江上
江浅晴沙见,山高细路分。
老藤维堕石,远树挂残云。
燕鴈遥难到,巴鶑暖遂闻。
花飞少颜色,委地自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