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和方正叔芍药
院落青和昼漏长,曲栏高槛倚新粧。
未饶玉蘂来仙女,那羡莲花似阿郎。
遣兴勉从吾辈在,追欢难入少年场。
开缄忽得惊人句,满纸云烟翰墨香。
夜听刘昭远弹琴
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
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
欲洗世间筝笛耳,为言干斛不须求。
和江和仲司理喜雨
朝来虹影散青红,旱气旋随夜雨空。
颃颉竞看飞石燕,蠉蠕应快洗桃虫。
旧闻人说天心觧,今见时和岁事丰。
五谷穣穣无几日,敢将豚酒谢穹窿。
紫薇花
过尽红薇到紫薇,广庭高槛见芳菲。
缤纷不逐槐花落,拂掠应从燕子飞。
枝压画檐朝露重,影揺苔砌午风微。
何当草诏丝纶阁,伴我黄昏坐禁闱。
春雪
一夜春寒梦寐清,柳梢梅萼颇闗情。
山川千里玉为路,楼观半天云满城。
径醉已从酾酒去,稍晴当办出郊行。
东君底事偏芳草,刬尽依然上砌生。
立春日雪和赵端质韵
春寒有信不踰期,肯为衰颜独见欺。
白雪已输梅鬬早,绿樽尤与火相宜。
撷来野蔌和萱草,分得江鱼贯柳枝。
刺史忧民民共乐,赛牛归去竞褰帷。
次韵何子应大卿喜雪武昌作
云气浮江不见邉,拥炉吟雪思飘然。
风将急霰先鸣瓦,水剪寒花忽际天。
才涩敢陪梁苑客,兴来从泛剡溪船。
将军乘夜平淮蔡,翻笑元和十二年。
哀周然明
三荐渠能老一儒,班超投笔好从吾。
功名到手身先死,诗礼传家道不孤。
千里新封从马鬛,百年余庆萃鹓雏。
西风哀挽桐川上,傥有青刍致奠无。
魏道弼父挽词代曾子修
德邵年高冠里闾,庆余犹及魏公舒。
似闻白鹤归华表,应有青刍奠故庐。
帝梦漫惊虞涧筑,史占空叹渭滨渔。
泫然东望无从涕,莫厕邦人会葬车。
次韵元发弟秋日德余庵书事二首 其一
饱谙世事转疏慵,投老犹能向佛宫。
危坐遂移桑荫日,清谈仍对菊花风。
凴君为我追欢伯,自此游山作醉翁。
闻说秋来足佳句,暮归应念锦囊空。
次韵元发弟秋日德余庵书事二首 其二
十载江湖叹断蓬,梦魂时到帝王宫。
珠帘高捲虾须日,宝扇斜开雉尾宫。
勿诮赵尧刀笔吏,须怜窦巩嗫嚅翁。
儿童来告黄花熟,可喜樽中酒不空。
和戴禹功水云馆留题
兵火间闗我尔同,相逢聊喜话怱怱。
山长不碍飞云去,江涨应从远水通。
白鹭晚潮初浸脚,雨花遗址正横空。
临风遐想成惆怅,千古兴亡一局终。
和秦寿之题天祚宫
洞天无际复无旁,乔木梢云十万章。
身外轩裳谁系绾,壶中日月自舒长。
平生尘垢烦三沐,投老功名笑五浆。
白鹿青牛今在否,一声秋磬上寥阳。
题浮光丘家山寺
古寺钟鸣漏向残,马嘶人起束征鞍。
曈昽半弄阴晴日,栗烈初迎小大寒。
溪水断流寒冻合,野田飞烧晓霜干。
嗟予老踏浮光路,陟岵怀亲眼欲酸。
次韵秦寿之题四祖
古木参天翠作堆,云中石栈为谁开。
楼台正倚双峰起,香火曾瞻四祖来。
霜重静闻秋子落,风高愁听晓猿哀。
当年松上花何似,五叶依然映紫苔。
次韵秦寿之题五祖
栽花传法总吾身,生灭无烦取次论。
一梦傥从今日觉,群峰应许此山尊。
塔中相好如来具,手里衣盂达磨存。
若遇小儿宜借问,性华何处更寻根。
题四祖山瀑泉亭
云影曈昽雨弄晴,山头小立听溪声。
不惊赤日雷霆吼,但怪青天雪雹鸣。
气逼衣裳秋暑薄,光揺林薮午风轻。
法身清浄元无垢,何用临流更濯缨。
赠五祖山浄老
欲知祖意路堂堂,满目湖山自放光。
林涌乱云迎马足,峰迴荒磴上羊肠。
心花肯逐春同老,法雨何妨岁用康。
试向樵夫问端的,白莲生处是吾乡。
赠古若之上人
灔潭澄碧见师心,我欲穷源何处寻。
万壑松风酬夜讽,一犁花雨发春吟。
不妨契阔三年别,却得留连数日阴。
竹外小桃开也未,灵云应已久披襟。
送浮屠昙远归无为持钵
一笻春色满郊畿,弹指淮南迅若飞。
丈室正须香积供,孤云聊作故山归。
长安城里风烟好,锦绣溪头笋蕨肥。
我有上林桃李约,未容随子赴亲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