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其三
五等诸侯稀五福,三朝官只欠三台。
下车一变熙熙景,宾閤多开印少开。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其四
健拥旌幢七十余,苦吟还似在山居。
腹中万卷犹嫌少,更待邻州借僻书。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其五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
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六首 其六
子细曾看九老图,科名官职尽难如。
更思吕望同君岁,犹自磻溪坐钓鱼。
吾友山阳蹇子韫尝游颍上言彼之居人有许氏者富不因贪学非求进于郡之西手植众木鬰然成林林下构亭壮而不丽郡倅黄公宗旦皇宋有名之士也常造焉上阙歌诗以旌其美故俾予请诗于子吾以子韫之请诗于予八十言以寄题
道胜富如贫,亭临颍水滨。
一瓢思祖德,三径与僧邻。
虚白虽同性,丹青不似身。
趋庭知有子,下榻岂无人。
纫佩兰多老,成蹊李尽珍。
开筵迴雪少,联句聚星频。
家谱书难备,州图画不真。
遥题应未的,莫把刻贞珉。
上知府大同王太尉
履历三朝五十春,坐棠难见辍元臣。
分茅已是无双将,折桂兼为第一人。
郡邑暂时劳抚恤,华夷克日望陶钧。
下车未暇求民瘼,先向东郊访隠沦。
酬赠绛台钱太尉见寄
分符不独得民夸,玉署清华有棣华。
重耳山河初作主,阖闾宫阙旧为家。
风飘楼阁高低乐,日照池塘上下花。
多谢到州农未劝,双金先沐寄烟霞。
和酬张井见赠
溪上闲居四十春,春溪兰佩蕙为绅。
自知吟咏非经济,谁道机谋学渭滨。
三尺焦桐胜面友,数家老叟是比邻。
少年多谢携诗什,来访疏慵潦倒人。
啄木鸟二首 其一
爪利嘴还刚,残阳啄更忙。
千林蠹如尽,一腹馁何妨。
形小过槐陌,声高近草堂。
岂同闲燕雀,唯解占雕梁。
啄木鸟二首 其二
乱遶园林啄,终朝意若何。
莫因饥不足,翻爱蠹偏多。
渴映邻溪下,惊从别树过。
辛懃咏还嘱,无损好枝柯。
送张先宁觐
千里宁亲去,青春胜老莱。
苦辞留不住,堪送到方回。
行色秋仍惨,离声晚更哀。
前程如有信,新鴈好凭来。
送党宣员外赴阙兼呈刘小谏
行装堪入画何如,马更羸于到任初。
棠树喜抛州部籍,兰台宜掌国图书。
草芽绿未侵官道,柳眼青先近帝居。
愿共耀卿来旧地,飘缨拥旆过吾庐。
次韵和李殿院咏雪
瑞雪祥云见盛时,功轻苦雨谩霏霏。
坠来虽作天花瘦,消去偏滋垅麦肥。
太守登楼飘绣袂,幽人出户混麻衣。
邻封愿得还如此,免说秦饥与晋饥。
送李殿院移镇淮阳
花骢秋健绣旗开,渐远棠郊近帝台。
耳目紧官终拜去,股肱雄镇暂迎来。
两州将相为交代,三径渔樵阻接陪。
犹頼雅章留刻石,时时闲看拂尘埃。
送武屯田赴峡路均输兼简臧殿院
旌旗如火马如风,十二峰前去少同。
锦帐选抡为漕使,绣衣交代是家翁。
蛮儿亦在提封内,神女犹居畏爱中。
好继金陵丁太尉,留题尽着碧纱笼。
灯花
岂假栽培力,自然殊众芳。
开非因雨露,落不为风霜。
鸡似残鶑啭,蛾如宿蝶狂。
丹心尘岂染,明焰雾难藏。
堕睫客看懒,画眉人翦忙。
杏园游宴者,曾借我余光。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 其一
赤县滞清才,家曾有国来。
埋金宁变土,烧玉岂为灰。
敏手知谁敌,冥心懒自媒。
雅章蒙寄惠,味胜沃醇杯。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 其二
远劳仙馆客,相勉寄诗来。
岂有口更叹,兼无心可灰。
贫资闲寿命,吟助道梯媒。
信拙过朝暮,除能泥酒杯。
次韵和酬知开封县钱易学士见寄三首 其三
珠落银钩向玉笺,不还合浦到溪边。
无双双美真堪爱,似听湘娥鼓舜絃。
送王太尉赴诏二首 其一
功名不独世推降,五福天钟更少双。
倚注即看宣几杖,休闲唯待让旌幢。
家园到想倾金箧,御宴迎应倒玉缸。
重过嵩山定回首,白云深锁旧吟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