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印

云溪杂咏 其一五
生植依山谷,移根伴此君。
丛中抽紫干,幽处吐清芬。
入室能俱化,同心自远闻。
灵均元不试,委佩楚江濆。
和韩道济见示云溪之什
水竹吾庐胜,幽遐不用寻。
秋江分浩渺,夏日閟沉阴。
野客敲门看,骚人倚杖吟。
佥言清入骨,坐久发毛森。
刘谊夫见寄云溪之什用前韵 其一
闲情从杖屦,幽意满林塘。
秋近气先冷,春来风自香。
芷兰成佩玉,茅苇当雕梁。
一念浑枯木,能随柳絮狂。
刘谊夫见寄云溪之什用前韵 其二
身堕樊笼里,心游浦溆边。
晚风传牧笛,落日漾渔船。
山接无穷树,江连不尽天。
凭谁图此景,髣髴似斜川。
归云溪三首 其一
才入云溪境,欣然面故人。
江郊宁改旧,竹树更增新。
泉石重为伴,樵渔永作邻。
丁宁鱼与鸟,久出幸无嗔。
归云溪三首 其二
林园三载别,相见不相猜。
燕雀垂空下,龟鱼近水来。
但辜新笋约,犹及白莲开。
从此休官去,风光日共陪。
归云溪三首 其三
蜀道溪林胜,无如此地先。
两溪光练练,万竹翠涓涓。
世谓齐盘谷,人言过辋川。
吾生聊乐耳,何必问前贤。
题谢园二首 其一
邂逅成幽讨,徘徊慰赏心。
长江连远色,乔木借清阴。
亭暗萝垂幄,林明竹散金。
烂游须爱日,羲驭去骎骎。
题谢园二首 其二
林柯初脱叶,江国便知秋。
雁过如将信,鸥眠不避舟。
一丘终未遂,五斗秪堪羞。
不有樽中物,凭谁破客愁。
和仲明举幽居
薄游心已倦,幽筑兴何长。
夜雨千畦菊,春风五亩桑。
鸡豚还自乐,人我亦相忘。
黄卷皆吾友,何忧日面墙。
歳寒堂
草木摧枯尽,穷冬独后凋。
坚姿工傲雪,直干上凌霄。
烟色蒙高盖,风声涨晚潮。
只怜桃与李,一向媚春韶。
贵和堂
临池高拓地,轩槛直前开。
树影帘中入,荷香坐上来。
吏闲休案牍,客好共樽罍。
再稔民和乐,嘉名亦称哉。
独有堂
至道浑疑独,头头岂或遗。
尘中如默契,圣处自深知。
一体珠同贯,多方路益歧。
未能融物我,难与话希夷。
题费氏清余轩
闻说南轩下,澄然洗客心。
不风兰自馥,非雾竹常阴。
檐影闲云过,櫺光淡月侵。
兴来谁与语,抚弄膝间琴。
卭州西岩轩阁陋甚抡仲知府舍人侍殿撰公来游惜其颓敝乃更新之既成以书招印同游因成一章
鹤山争揽胜,此地独超然。
秀巘修屏立,枯崖半屋悬。
团云饶翠竹,鸣玉落清泉。
自得高人赏,佳名日益传。
酴醿阁
春风高阁上,雪片又能香。
琢玉全天质,施朱笑晚粧。
梅花如许瘦,柳絮不胜狂。
况此偏宜酿,逢人问酒方。
诸葛公则延登书阁出示焦丈通直洎诸公所赠诗因成四韵
落泊粗官冷,婆娑小阁深。
身劳常簿领,兴在即山林。
幽砌封苔晕,虚櫺过竹阴。
眼前无限意,清赏得知心。
野亭
一到幽亭上,萧然浄客心。
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
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
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绕红亭
燕脂新染出,剪刻费天工。
叶少何妨绿,枝繁不厌红。
绮霞当眼烂,风雨转头空。
唯有亭前竹,青青四季同。
陪元允大受游天宁寺三首 其一
炎暑何从避,城隅古刹幽。
故人今再会,胜地昔曾游。
云合天容暝,风来客意秋。
归途催暮雨,回首不能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