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得

再赋
惠崇残笔老尤奇,袖里溪山每自随。
欲识沧波无限意,此间惟许当家知。
观化堂编校旧书 其一
赫日真能永,微风亦自凉。
故应便北户,何敢厌东墙。
汲水聊为戏,翻书却未忙。
平生閒与懒,并觉味兼长。
观化堂编校旧书 其二
翰墨他生业,山林晚岁心。
那知身已老,但觉意增深。
捉麈谁能话,扶笻可细寻。
晚来庭鹊喜,似恐有归音。
忆朱氏西涧 其一
涧下流泉涧上松,清阴尽处有层峰。
应知六月冰壶外,未许人间得暂逢。
忆朱氏西涧 其二
忆向中流置竹床,万钱无处买清凉。
只今路断无来客,自拨新篘醉几场。
雨后为山亭独卧
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七夕
七夕仍残暑,三年记此宵。
傍檐依岭月,欹枕听江潮。
瓠大何妨拙,槎迴未觉遥。
何须论乞巧,河汉望星桥。
送王升归知果州
何处西南是果州,黄柑殊胜木奴洲。
使君自喜乡闾近,骚客仍怜井邑幽。
盗贼燕秦犹未息,山川楚越已先秋。
原头兵马今多少,更与将军论木牛。
祈雨 其一
老农酣歌望扪腹,旱魃何为敢予毒。
九渊再拜欵神龙,仰空但见屯云簇。
天公爱民亦自惜,我愧无功神弗福。
愿看一洗注天瓢,未须震暴如车轴。
祈雨 其二
今年淮西蹙胡骑,王师尽扫无余类。
武王伐纣报丰年,今者骄阳岂天意。
东求三茅西采石,塔中至人肯徒视。
明朝掣电骇翻盆,妇子犹能饱遗滞。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一
岩石三年别,君恩未许归。
从谁寻草径,为我欵荆扉。
旧绕山千迭,新添竹一围。
故人如见问,端欲挂朝衣。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二
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
弄孙那得见,将母竟难谐。
已绝功名望,犹疑出处乖。
此心终未稳,何处复安排。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三
插架环千轴,传家有旧书。
展舒惭几案,凉曝阙庭除。
破屋防悬溜,残编足蠹鱼。
好须重检校,扃鎻莫令疏。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四
细路穿南岭,新松几许长。
毋庸驰马足,祇拟转羊膓。
便作高亭好,初非乱石妨。
两溪浑在眼,似欲见帆樯。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一
苗当七八月之间,甘膏不濡何太悭。
飞尘蓬勃昼欲暝,坐视云物占羣山。
五日一风十日雨,天方勤民辅明主。
作书未敢颂风伯,寄谢羣龙少劳苦。
祈雨未应复请于茅山采石庶几遂得之 其二
羣龙分驰不难兴,喷薄云雾随飞腾。
中田勿忧龟兆坼,倐忽便看盈沟塍。
老农何功报神力,但趣官租饱军食。
中原卷尽胡无人,尔土明年更开闢。
余每岁病肺往往坐达旦去冬以来偶不作遂得安眠
衰残每苦病相纒,粗喜今年胜去年。
未说清樽酬?醉,且欣高枕得安眠。
风尘不报边烽入,圣泽频闻好语传。
可是淮阳真卧治,满囊空费大农钱。
闻莫尚书周侍郎已自鄂州过江入汉上
再见狂胡力请平,将军无事罢屯营。
传军已割淮壖地,牙帐仍收鄂渚兵。
胜日身犹堪杖策,衰年耳自厌鸣钲。
角巾初了东归约,安用区区岘首名。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一
官舍如何有草堂,野人熟处是难忘。
池开月映千山迥,槛静风生六月凉。
幽径也从穿别圃,小舟还似过横塘。
深知幕府文书省,尽付甘眠亦未妨。
东园草堂新成二首 其二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
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
南浦潮平分剩水,北山路近得青松。
怪翁归意何能缓,新筑高台见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