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德洪

夏日偶书二首 其一
碧缕横斜试水沉,红腮甘冷嚼来禽。
含风广殿闻棋响,转日回廊暗柳阴。
强捻冰纨余睡色,倦凭棐几适閒心。
攀翻涴衲黄尘事,过眼云踪不可寻。
夏日偶书二首 其二
偏地知谁柳际门,消闲自扫竹西轩。
井花晓汲闻余滴,篆烧风摧觅旧痕。
梦境消磨惊岁月,道乡彷佛见藩垣。
宝书半摺山房寂,卧听娇莺说怨恩。
邹必东竹枕
黑甜谁欲当閒味,此枕令人稳称心。
风骨子猷居处竹,典刑元亮醉时琴。
宜笼雾鬓清圆语,听学朱絃发越音。
不用制囊裁古锦,春寒长搭闹花衾。
竹炉
博山沉水觉尘埃,旋斫凌云绿玉材。
自拭锦䙀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
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余白雪灰。
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
七月四日昼梦云庵和尚教诲久之而觉作此示超然
夏窗午睡谁呼觉,院静惟闻遶砌泉。
梦里绪言犹可记,壁间遗像尚依然。
衬珠定使拳披见,坐榻当令膝处穿。
塔在层峰衰眼力,何时同汝扫颓塼。
云庵塔有双桐作此寄因侄
十年不扫先师塔,闻有双桐护石根。
多宝佛应分半座,主林神对现前身。
诗成坐对南州祖,写寄山中玉涧因。
他日就阴当缚屋,岁时香火愿为邻。
中秋对月
好天凉夕病衰余,散步中庭瘦策扶。
禅客相逢宿山寺,玉轮同看上云衢。
十分归思悬江国,一半秋光入鬓须。
草露湿衣香雾重,更将毛骨洗冰壶。
至上高谒李先甲会渊才德修
先甲志大性重迟,是中可筑平生基。
心期功名定不赦,未识所与游从谁。
渊才人间汗血骥,德修天上麒麟儿。
知君怀中有卿相,探手但未忙取之。
次韵睿廓然送僧还东吴
征夫应为指柴扉,湖水当门可濯衣。
飞鸟已知今日倦,旧邻那悟昔人非。
山情已作燖鸡净,世味真如嚼蜡微。
遥想夜航无管束,棹歌应载月明归。
送莹上人游衡岳
紫盖峰头楼阁生,朱灵洞口水云晴。
盘空路作惊蛇去,落日人如冻蚁行。
重郭老师今健否,藏年珍木但闻名。
定应自扫岩边石,时发披云啸月声。
寄草堂上人
首夏年芳尚可寻,兴来芒履恣登临。
回头故国烟波阔,分袂幽人岁月深。
落日杜鹃山馆静,薫风芳草柳塘阴。
知君宴坐忘机地,谩寄新诗话此心。
酬潜上人
满钩疏箔卷檐楹,秋静江天刮眼明。
梵册已翻千偈妙,炉香未散一堂清。
沾衣菊露情□□,□□松声梦不成。
我与道人缘分熟,可能朝夕厌逢迎。
赠为上人游方昭默之子也
年少辞师作远游,人言虎穴不生彪。
家声自古能名世,气宇如今已食牛。
夺得我机方肯住,从教棒打不回头。
云山万迭翛然去,江汉无风一叶舟。
邓秀才就武举作诗美之
丈夫气自磨牛斗,正似丰城狱屋刀。
富贵岂终凭铁砚,功名先看掷霜毫。
芦鞭未称迎风帽,紫绶从来赛绿袍。
杖策军门君记取,祖宗汉室旧勋劳。
崇胜寺后竹千余竿独一根秀出呼为竹尊者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
不见同行木上座,空余听法石为徒。
戏将秋色供斋钵,抹月披云得饱无。
童子名道员年五岁余不茹荤随母往来禅林旦夕稍长即与落髪觅诗作此授之
气与秋容一倍清,出尘风骨自天成。
逢僧论性人皆说,指佛高谈母亦惊。
已觉君家钟善庆,从来我法付豪英。
他年勘徧诸方老,古寺编蒲更道情。
题水镜轩
小轩明快照岩阿,得道幽人喜气多。
但视世间如水镜,方知梦境有山河。
佳眠不碍林光入,清坐何妨夜月过。
我亦思归老丘壑,结邻西崦肯容么。
同吴家兄弟游东山约仲诚不至
东山重到读题名,胜践清游此合并。
雾雨开晴秋满眼,暮云欲合句先成。
走禅璧月寒林静,来客兰丛玉树清。
我老吐词如朽木,蒸成芝菌报升平。
器之示巽中见怀次韵
折脚铛寻稳处安,对君此夕久盟寒。
狐裘不合须羊袖,药簏何妨缺夜干。
秋垄此时驱健犊,道山何日跨归鸾。
仙鑪只隔数邱耳,上水船方厄濑湍。
书鉴上人香严堂
堂前丛玉知谁种,丛下高人自扫除。
未论击声回顾眄,先欣秀色上眉须。
随宜万偈风宣说,顿现千身月写摹。
就地对谁曾画餠,当年馋水救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