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一
玄象中台坼,皇家上相薨。
大功铭玉铉,密事在金縢。
无复同鱼水,空嗟失股肱。
若言丰沛旧,陪葬近长陵。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二
经纬千年业,陶镕万物功。
藩垣龙节在,禁掖凤池空。
卤簿蒙寒雨,铭旌扬晓风。
太常草仪注,全似葬周公。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三
重位经三入,高年过七旬。
有言皆为国,无日不忧民。
温树萧萧影,甘棠漠漠春。
遥知神德庙,配飨更何人。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四
国丧三台首,家藏五庙尊。
纪功谁秉笔,册赠帝临轩。
盛德留千古,贞魂闭九原。
皇情弥轸悼,天柱折昆崙。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五
麟丧虚灵囿,凤衰空帝梧。
陶镕存庶汇,霖雨润寰区。
旧疏同伊训,遗章入禹谟。
九原何所恨,犹未灭匈奴。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六
空留遗像在凌烟,谁继堂堂命世贤。
将相位高三十载,风云道合一千年。
霖收傅说岩前雨,石陨娲皇补后天。
见说吾君举哀处,重瞳挥洒泪潺湲。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七
君恩虽听罢居留,官拜维师命更优。
异物忽随黄石葬,晚年终负赤松游。
凭谁借筯论归马,无复停车问喘牛。
唯有功名书信史,肯同尘土一时休。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八
曾拜四章辞相府,又陈三表罢留司。
朝廷年德刘仁轨,终始功名郭子仪。
印锁黄金尘暗澹,堂闲绿野草离披。
吾君若念先朝旧,应似文贞御制碑。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九
忍听咚咚窆鼓声,笳箫呜咽暮云凝。
勋劳自合同萧相,谥法还须比魏征。
晓月暗垂丹旐露,夜风轻触繐帷灯。
三川父老知何限,尽逐灵輀泪满膺。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 其一○
元老令终归葬日,有司重奏辍朝时。
骈罗卤簿三公礼,告赴同盟五月期。
何处更求廊庙器,是谁重作帝王师。
商山副使偏垂泪,未报当年国士知。
和仲咸诗六首 和与喻丰阳夜话
泽国来朝积岁年,商山相遇话乡原。
郄诜重折月中桂,陶令未归江上村。
岚气滴空无限翠,泉声通夕有何冤。
寒灯挑尽芳樽竭,所得新奇尽雅言。
和仲咸诗六首 和迴喻令诗集
风雅荒凉信可悲,家声留得尽玄微。
且欣丹穴一毛在,莫道沅江九肋稀。
思苦也知关国政,官卑应为洩天机。
他时迁客归朝去,拟觅琼瑶满袖归。
和仲咸诗六首 和自咏
玉经炎火竹经霜,却把刚肠变酒肠。
庾信悲哀休作赋,接舆歌曲且佯狂。
更谙丧乱灾为福,蕴蓄才华有若亡。
孤宦由来宜晚达,祝君霄汉路歧长。
和仲咸诗六首 和与卢氏宋少府话旧游
旧游前政一追寻,宦路迁移敌古今。
黄绶位卑曾叹命,青宫官冷不妨吟。
烟岚不改当窗色,桃李应垂满砌阴。
好寄新诗题旧壁,为言梅福珥朝簪。
和仲咸诗六首 和题鸣马庙
何人祠庙立空山,四皓精灵合往还。
疋马不辞峰更险,冥鸿应为世多艰。
云生碧殿萦鸱尾,风触金铺动兽环。
欲识姓名无问处,空闻灵异庇商颜。
和仲咸诗六首 和送道服与喻宰
朝客吟诗送羽衣,应知彭泽久思归。
三年官满谁留得,领鹤携琴赋式微。
寄海州副使田舍人
系即匏瓜转即蓬,可怜踪迹与君同。
眼前有酒长须醉,身外除诗尽是空。
闲采紫芝饥可疗,欲浮沧海道应穷。
声名官职相磨折,休忆西垣药树红。
恭闻种山人表谢急征不赴荣侍因成拙句仰纪高风
未赴吾君凤诏征,蒲轮何似板舆荣。
自期物外长无事,谁觉人间已有名。
饵朮肯尝钟鼎味,纫兰应笑佩环声。
洛南迁客堪羞死,犹望量移近帝城。
再赋二章一以颂高人之风一以伸俗吏之意 其一
表让皇家买酒钱,醉乡归去便陶然。
吾君若问征君意,自有东皋种黍田。
再赋二章一以颂高人之风一以伸俗吏之意 其二
不应明时鹄板书,可能终老傲唐虞。
神仙见说须阴德,肯为苍生一出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