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清远

读经
不染而染妄本虚,染而不染悉无余。
本虚自是能成事,体浄何妨应万殊。
断妄证真心岂息,非真非妄智还迂。
了真了妄如无碍,自在圆明始是珠。
不寐
毗耶离城居士家,环堵十笏容河沙。
八万四千高座众,咄嗟已办熏天花。
迢迢不到迷是障,念念常入心无差。
须弥卢山四大海,我见如一粟与麻。
早起
老来愈见心无事,夜永偏知胆更凉。
浅浅地炉犹有火,依依山月尚临墙。
试将寂灭那伽定,暗写雕虫篆刻章。
刚被啼鸡忽惊断,一时归入正思量。
起晚
展脚缩脚饥鼠啼,合眼开眼重露晞。
觉来始了梦时事,梦处宁容觉后知。
瞬息黄粱犹未熟,翩翻蝴蝶正狂飞。
披衣独坐日正午,试问何如半夜时。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一
大士安禅地,千松塔院春。
门深松桧老,事古岁时新。
人礼香灯夜,鸟啼花雨晨。
祇应禅石上,去住亦通神。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二
白塔云中路,晴空鸟外檐。
好山长入望,终日坐无厌。
几箇竹生石,数枝花映帘。
长安曾未到,神力动飞潜。
因举楞严经七处征心成颂
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穷妄识是空花。
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
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
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
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
世间一切都无着,水陆空行作翳瑕。
七处无归全失措,从兹始得徧河沙。
述怀示学者
细思五十三年事,并入初中后夜心。
须信刹那通过未,更无毫发作追寻。
随消旧业根先断,永绝新殃道已深。
此是安身立命处,故吹一曲报知音。
病中示光道者
我病无形不可见,曼殊室利得深知。
再三若欲通消息,推出床头木枕儿。
蒋山送无着道人归舒州
已礼云中塔,更瞻堂上师。
方思江水北,共集定林西。
一句无多子,千差永不疑。
到家勤爱护,此道少人知。
送禅人入京
千人丛与万人丛,无喜无嗔耳目通。
要识太原孚上座,六街钟鼓闹冬冬。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 其一
住山久有烟霞疾,得请放还麋鹿羣。
厚意于公殊未报,深禅聊复对炉熏。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 其二
公家忠靖有遗德,乃与定明开道缘。
异世今时岂人意,一麾千里是家传。
再得旨退褒山成三偈代违和守钱公 其三
出岫油然亦乘兴,倦飞随意即知还。
有心知到无心域,鸟恋故林云在山。
释迦如来出山像赞
妙色非身,形容乃普。
阎浮未下,双林已睹。
旷济功深,六年行苦。
尘沙相好,万亿刹土。
众生心浄,佛日常午。
正念蒙光,迷人外取。
雕檀写㲲,像未孩乳。
今兹范模,传从乃古。
象步出山,智珠河吐。
水月顿澄,豁开觉户。
瞻之仰之,岂敢自侮。
常在不灭,此言手舞。
观音像赞二首 其一
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
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
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观音像赞二首 其二
旷大劫来不虚妄,言言故得皆真实。
应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
千章万句离文字,异韵殊音垂秘密。
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颖脱欣今日。
天台三大士像赞
岩岩天台,旷阔寰宇。
大士不我,毫端莫取。
蜀客心狂,纤尘一缕。
屈指拊掌,松石猛虎。
生涯何有,流传今古。
静对虚堂,非谓无补。
达磨大师赞
振摇梁魏,斟酌皮髓。
孰云西来,空椁而已。
素壁虚堂,少林熊耳。
百丈大师赞
慧灯续传,福庭宜敞。
常住世间,水月镜像。
是谓丛林,大智百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