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说之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佑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复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为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为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对月偶成
我屋天之东,月从海西来。
不解传消息,起舞兴悠哉。
千里玉绳断,万顷金波开。
为我清皮骨,怜我兀尘埃。
座有玉山人,欣然共徘徊。
谈笑喜复喜,讵必虾头杯。
还资道斯立诗卷 其一
秋风吹一叶,送我过东山。
山高日出迟,露重衣裳单。
爰到济南郡,端士茝与兰。
扁舟八月水,唱酬清且閒。
怜非郭李客,便了取诗看。
还资道斯立诗卷 其二
馥馨兰茝语,令人有愧颜。
未见半豹书,安敢道一斑。
分在婢子科,何以能追攀。
和斯立见还诗卷
神仙刘子夏,不愧许远游。
今日秋风客,襟度更为优。
如何琅玕纸,亦作李相投。
释之还在手,爱涎随不收。
霜渚望何限,凫鹄远啸俦。
金篦识清扬,玉麈见风流。
新知虽云喜,果作新故不。
相期不用名,散尽人间忧。
和资道读王绩传
飞亷有丑马,卒岁得肥游。
先生用自况,散发汾水头。
时时到醉乡,万汇如蜗牛。
板筑杜康庙,配飨酒家流。
此意谁能解,空令儿女羞。
为问关夫子,若何为献酬。
和资道读贺知章传
少陵爱贺公,爽气不可致。
宁向水底眠,不作尘中士。
谪仙见长安,狂言随意至。
换酒解金龟,安知天王赐。
二子少可人,欣然得朋类。
我实异世客,遗编劳补缀。
念昔游稽山,颇爱石上字。
再拜式画像,物来见真意。
翰林有诸孙,能与我同契。
马上睡
前驿得驽马,据鞍可天隐。
青山随我行,梦寐亦清省。
此乐世所无,蝶化犹未甚。
须信忘机者,在在得安稳。
宿会真宫灵休厅
我虽养佛胎,未必有仙骨。
如何羽衣人,而亦容我宿。
岱岳若宗社,徂徕隐敌国。
沈沈两山间,真会驾白鹿。
仙子啸清风,玉女佩金箓。
扰扰人间人,悠悠欲五欲。
送斯立入京
我见刘颍川,昏困不暇寐。
忽遇便娟儿,白日思寝被。
此头各未白,相逢当有地。
讵惜草草别,但嗟言负意。
是时菊正花,迸散青铅泪。
摇策如骑电,到国何容易。
莱衣媚家府,芳樽延国士。
相知问阿侬,为言只尔耳。
赠别蓬莱簿林希孟子醇
吾友陈无己,文会班生庐。
是时与林侯,有若同队鱼。
相见元无约,相别讵有谟。
那知数岁后,聚首如当初。
眷言二三子,今来安稳无。
意气充眉宇,比昔姣且都。
乃见松与柏,不似柳与蒲。
怜我守枯禅,谈笑使甘腴。
何如又为别,泪下青霜俱。
男儿志四海,不辱黄金躯。
试看习主簿,穷悴能着书。
拟古与韩集叙别
燕雀常相随,鸿鹄中路迷。
岂无岳与海,不如瓜与葛。
食梅令人酸,食冰令人寒。
一闻布帛语,结发得俦侣。
黄蘗染素丝,苦浸为别离。
别离近不远,后会犹未期。
资道俾予赋试剑山诗马上承命作
青山羣若好,此山何清特。
如见孙登辈,高耸不可及。
山神亦喜我,轻风鸣马勒。
马上欲高哦,才窘开口涩。
城墉半夜深,楼阙中天闢。
六曲屏风张,五两布帆屹。
莲柄生旱陆,松角自空植。
偏将司斥侯,中军罗矛戟。
道冠不着簪,女鬟未劳栉。
碧衣翼而趋,青童拱以立。
风雨若可摇,日月去无迹。
出此摹写语,敢谓得百一。
亦欲纵笔书,南山诗见嫉。
和资道故山驿早行
欲识混沌初,请君观晓山。
浩荡有而无,云烟往复还。
流水意更新,四顾复联攀。
日驭慎莫出,我要常萧閒。
和资道山路见菊杂言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开意自足。
菊亦谢桃李,妖葩艳萼能入俗。
把菊比君君更清,爱菊肯教陶令独。
君今渐作富贵家,平头奴子红腰束。
人谁敢号髯参军,见者面柔辞气曲。
惟有禅翁向晚秋,东篱细步想风流。
游灵岩山寺
昔爱屏作山,今爱山作屏。
还曲不可数,两目徒荧荧。
须臾背负巘,恍惝面对陉。
屯聚阵脚马,罗列仙女軿。
秀色非有无,花气自芳馨。
翠麓下靡靡,危峰上亭亭。
借问深几何,飞鸟中暂停。
众异者明孔,白昼观辰星。
霜令殊未酷,黄蘂间青青。
连岫鏁宝符,重壁藏修灵。
世俗那得见,见形不识形。
言念朗法师,于此老禅扃。
应化今何到,空余虎上经。
我如梦中游,梦梦入杳冥。
尔来尘滓醉,不觉一朝醒。
下山如梦断,独疑在茅厅。
朝云到人世,飘飘细雨零。
和资道岩岩亭二首 其一
我来游此亭,岂羡高阳里。
形神既生生,吉祥斯止止。
我无古人愁,古人无我喜。
颇恨桑苎翁,不来尝此水。
和资道岩岩亭二首 其二
昔年蜀武侯,泣下荡阴里。
何如无事人,一亭欣所止。
悠然太山岑,相对真可喜。
不须樽中物,且酌岩下水。
奉高道中作
云埋树林远,雨添山色重。
我马自知行,秋风更相送。
悠悠邹鲁间,此意将谁共。
明朝是别离,想此如残梦。
望山作
望山山在背,不觉首屡回。
策马欲倒行,道路良艰哉。
白云尚相寄,为带山色来。
昨日登临处,今日谁徘徊。
安得玉女水,为我洗尘埃。
不解伴松老,宁忍被鸥猜。
日与物为遘,此眼向谁开。
晚日
晚日劝我行,我欲留晚日。
长途行不近,仆马有倦色。
人生为客多,谁解老一室。
果有桃源人,应遭渠笑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