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赠赵奉议
为惠不必广,但问与者谁。
受施何用多,名义以为资。
平生师友间,四海参寥师。
一穷无四壁,百代有千诗。
再逐越淮江,三年鲁中归。
初无赞公色,不异浄名衣。
才如得风鹢,已复触藩羝。
路贫谁肯怜,语妙君所知。
我往立谈间,欻若白受缁。
乃知仁者听,不待辛苦词。
赵侯名教士,劲气喷长蜺。
论吐天下公,而合吾所私。
明窗弄文墨,妍语含英姿。
要与识者论,且避羣儿痴。
旧好无新功,终年此交绥。
未须坚百战,当即建降旗。
元日雪二首 其一
半夜风如许,平明雪皓然。
帘疏穿琐细,竹压更婵娟。
窘兔走留迹,饥乌鸣乞怜。
遥忻炎海上,还复得新年。
元日雪二首 其二
度腊阙三白,开正还积阴。
炊烟茅舍湿,噪雀暮枝深。
短发千方误,中年万里心。
成书着岩穴,或有后人寻。
次韵黄生
入竹投窗夜有声,似违残腊作初正。
三更爽气侵危坐,万里回风逼发生。
呵笔小吟撩我老,闭门高卧见君情。
只今剩作惊人句,颇觉吟边意未平。
答黄生
冰泥断道雪塞门,远坊累日无行人。
卧闻喧呼谁叩阍,稚子往问鹿骇奔。
黄生学诗用力新,急手疾口如翻盆。
冲风踏冻送七言,要令寒屋回春温。
是时积阴又黄昏,叫闹索火惊四邻。
迩来结字稳且匀,岂不见我参寥君。
嗟吾老矣心尚存,后来得子空马羣。
径须赤手缚麒麟,四大海水一口吞。
丈夫意气抗浮云,道逢其人两手分,妬妇拊膺王右军。
雪后
送往开新雪又晴,故留腊白待春青。
稍回杉色伸梅怨,并得朝看与夜听。
已觉庭泥生鸟迹,遽修田事带朝星。
暮年功力归持律,不是骚人故独醒。
送张蕲县
接禄才余岁,为邦近故园。
案图三万户,镇静五千言。
雪尽春泥滑,风生沙水昏。
犹须放琴客,坐席稍能温。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其一
治出龙城守,名高水部郎。
清明人共识,风味独难忘。
骨立秦书瘦,须粘桧密香。
烹鲜师老耳,曳尾肯蒙庄。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其二
青衿曾诵赋,皓首始登门。
意得宁论晚,心交不待言。
向来期北上,可复改南辕。
画地数佳政,丛谈何处村。
送何子温移亳州三首 其三
复作中年别,仍怀后日忧。
关山遮极目,汴泗只东流。
政好遭频借,诗清得暗投。
会看灵寿杖,扶出富民侯。
送詹司业
学舍论交二十年,白头相对固依然。
才难孰为吾君惜,果满宁容我辈先。
熟路长驱聊缓步,百全一发不虚絃。
故怀未尽还成别,饱惯人间不更怜。
西郊二首 其一
红绿相催春事阑,可能无意待人看。
不因送客那能出,衰病经年一据鞍。
西郊二首 其二
攒眉敛目抵风沙,暗度城西十里花。
历肆侧听长短句,缘溪斜着两三家。
寄亳州何郎中二首 其一
西南日下共浮云,人事难羣喜劝分。
已度城阴先得句,不应从俗未忘荤。
松篁有节元宜晚,桃李无蹊只自熏。
欲入帝城须帝力,且寻诗社着诗勋。
寄亳州何郎中二首 其二
西原追送未成旬,赫赫传声已迫人。
剩欲抄诗寄来使,尚能拂席致佳宾。
孰知简易归刘向,谁使循良作寇恂。
他日入东专一壑,少留余地许为邻。
寄答泰州曾侍郎
千里驰诗慰别离,诗来吟咏转悲思。
静中取适庸非计,林下相从会有时。
生理只今那得说,交情从昔见于斯。
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
送提刑李学士移使东路
襟袖从前相向开,倡酬于此未多陪。
身更宠辱谈弥胜,路别东西意自哀。
隠几忘言终不近,白头青简两相催。
孰知衰老难为别,声问应须续续来。
和郑户部宝集丈室二首 其一
远游游则远,安心心已安。
茅茨更何事,一坐五年宽。
客来问法要,示以无所还。
勿云空生默,听者不胜言。
和郑户部宝集丈室二首 其二
贵有空王章,贫无置锥地。
冲风窗自语,涴壁虫成字。
向隅有知音,阖门接彊对。
只道庭前柏,西来本无意。
隠者郊居
高斋缭绕度双沟,老气轩昂盖九州。
不谓江山开悒怏,正缘风味得淹留。
招携好客供谈笑,拆补新诗拟献酬。
小摘自锄稀菜甲,旁观虚作不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