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参寥子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宋刻《参寥子诗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参校明崇祯八年汪汝谦刻本(简称汪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庐山杂兴 其一
古帝论匡山,南国之德镇。
迩来得跻攀,此语始吾信。
雄雄压九江,矗矗排万仞。
青天落飞瀑,白日雷霆震。
石镜俄忽开,孤光舞而运。
异花无冬春,瑶草亦芳润。
远公初渡江,道誉蔼东晋。
刘雷赞高风,遯世各无闷。
陈迹虎溪头,于今谁与讯。
庐山杂兴 其二
众峰势连环,万迭不可穷。
香炉独秀拔,佳气常葱葱。
长风卷游雾,晓壁开曈眬。
招提出其下,楼观排青红。
回眸盻五老,刻削金芙蓉。
宜哉谪仙子,爱此巢云松。
庐山杂兴 其三
白鹤峰后原,逶迤旷平陆。
道周问樵子,古实青牛谷。
披榛得径路,曳杖惊麋鹿。
鲍生古骚人,曾过炼师宿。
明月古坛边,题诗记修竹。
兹焉废耕陇,岁晏空菽粟。
薄日静衔山,惊湍泻哀玉。
回首睇吾庐,风幡隔林麓。
庐山杂兴 其四
山南信美矣,山北尤增奇。
春风锦绣谷,红素自相依。
梯空上绝巘,云日惊倒窥。
崖壁晕祥光,五色成颇梨。
旁通大林寺,松竹短且欹。
乐天当日游,四月桃始披。
余龄愿寄此,永与人世违。
庐山杂兴 其五
少文好山林,每往辄忘归。
余生千载后,独与斯人违。
朅来炉峰下,结宇聊栖迟。
长林拱茂木,九夏遗炎曦。
溪雨昼忽破,藤花照清漪。
黄鹂语深竹,可听不可窥。
庐山杂兴 其六
暮峰腾玄云,飞雨来滂沱。
乱点洒苍壁,森森挂青萝。
须臾涨前溪,荡荡浮银河。
中流转巨石,出没如鼋鼍。
天宇夜开霁,星蟾莹摩挲。
玲珑辨崖树,宛转照庭柯。
咏诗无桀句,奈此佳景何。
庐山杂兴 其七
中岩不知暑,但觉昼景长。
朝来出孤定,踽踽行西冈。
风泉漱石齿,松雨飞苍苍。
猿鸟亦我喜,鹿麋还相将。
乔林积翠下,粲然瞩孤芳。
冉冉抱绝格,霏霏浮暗香。
山祇善守护,每吐云雾藏。
寄言樵苏子,慎勿轻摧伤。
庐山杂兴 其八
龙湫亘三峡,草木皆森奇。
禅余得支径,别坞行逶迤。
上人吴门秀,邈有方外姿。
芒鞋衬两足,策策欣相追。
秋田罢刈获,云水明空陂。
双双林中禽,文彩光陆离。
雍容事饮啄,相顾忘惊飞。
鲜飚忽腾馥,岩桂飘葳蕤。
峰端卧落日,眷此忘还期。
庐山杂兴 其九
霜清玉绳晓,涧谷风未号。
澄潭不可极,俛盼惊骨毛。
岂不有神物,于兹能遁逃。
海日射两崖,余辉何昭昭。
游鳞出岸穴,翻覆如银刀。
偶来殊不恶,胜事俄所遭。
聊为五字咏,远愧谢与陶。
庐山杂兴 其一○
山深云物清,挹玩洗浮虑。
昨日行涧南,飘然即芒屦。
风潭耿危彴,晚与樵争度。
隔水认梅花,方惊岁华暮。
幽人眇江海,乐事期谁预。
山月独多情,娟娟迟归路。
庐山杂兴 其一一
高岩吐奇云,倏忽千万丈。
援毫欲名貌,卷缩非一状。
飞仙或遨游,隠隠出其上。
惊飚忽吹灭,转盻惟清嶂。
山中胜事多,彼俗谁能亮。
庐山杂兴 其一二
圆月未出岭,众峰环苍苍。
裴回倚修竹,迟此清夜光。
俄惊众木颠,滟滟浮银潢。
玉兔既且跃,浮云亦难妨。
须臾经中天,下瞩被八荒。
却瞻中外官,森森敛低昂。
庐山杂兴 其一三
一月庐山阳,光风动林壑。
阴崖拆曾冰,隠隠飞溜落。
曦和伯化工,万汇欣并作。
匆匆鸟声聒,艳艳花雾薄。
瘦骨喜攀跻,芒鞋便荦确。
期遇山阿人,赏心将共讬。
庐山杂兴 其一四
五更山雨余,海月漏云表。
流辉入庭户,烱烱白如缟。
百舌语空林,关关催欲晓。
众禽亦和鸣,为我释孤抱。
杉松本奇姿,洗涤看愈好。
惆怅桃李花,东风卷如扫。
庐山杂兴 其一五
通玄接香谷,夹道青松直。
高秋得微雨,秀色寒更碧。
林梢挂红子,照眼明的的。
散策从所欢,悠悠事遐历。
僧坊媚烟篆,笑语恋几席。
陶谢安在哉,空山独行迹。
陈季常静庵
庞公与少陵,不肯入州府。
畏人嫌其真,但喜归茅宇。
先生岂其徒,与世亦龃龉。
年来作庵榜以静,静非对动默即语。
闭门谢客亲荷锄,秀甲珍芽春满圃。
黄鸡白酒厌妻孥,醉以诗书相媚妩。
况复家传侍郎后,缥囊玉匣收奇古。
宝刀错落走金蛇,至药晶荧啸铅虎。
先生妙龄已绝人,放浪江湖弃簪组。
居闲自不减前烈,遇物阴施功不数。
我疑造物已收录,富贵来寻君勿阻。
不然骑鹤扣玄关,跨跞松乔攀佛祖。
何氏寒碧堂
城东十亩春萧瑟,修竹漫山蔼如栉。
飕飕细浪鸣石齿,黯黯苍云翳朝日。
虚堂正在无有处,不惜千竿开翠密。
鸣鸠野鹊亦解喜,颉颃穿林语啾唧。
但得凉阴过酒樽,莫辞晚色侵书帙。
蓬莱仙人为书榜,笔端矫矫龙蛇逸。
壮观南来无与伦,千载风流君不失。
玉荆山人崔君草堂
玉荆山苍势蜿蜒,玉荆涧碧涵漪涟。
山人结庐占幽绝,如使世俗来无缘。
窗前松竹交夏荫,砌下红紫争春妍。
清肠终日饱葵藿,耳目久厌论腥膻。
山空月昼猨鸟寂,象床拂拭翻朱弦。
泠然细韵发幽指,妙意自得人谁传。
乌巾席帽事高格,蹇馿独跨何翩翩。
行当近林就卜筑,与子来往聊穷年。
虚寂堂
吾闻卓道士,操节如冰霜。
学窥老庄本,渊然閟光芒。
当时世莫识,落魄依四方。
尝为京洛游,不践声利场。
衣裾卷尘土,独鹤翻南翔。
千里不驻足,飘飘指浔阳。
浔阳多名山,飞仙共徜徉。
晚岁隠城郭,古宫极凄凉。
千金售邻壤,增筑成虚堂。
流尘断四壁,虚白浮中央。
惜哉今已往,吊影空叹伤。
頼有贤弟子,黄冠挺昂藏。
区区慕高格,绰欲传芬芳。
逐客苏太史,堂堂国之良。
言为天下重,墨妙逾珪璋。
为君易华榜,庭户增辉光。
风流满江左,知子非寻常。
游咏真洞赠陶道人
渊明骨已朽,陈迹尚可求。
我复识其孙,长鬣青两眸。
相去仅千载,犹能继风流。
寄迹黄冠中,神姿邈清修。
相携行洞天,暝色蔼已浮。
松寒语栖鹤,潭静眠苍虬。
兰膏照深夜,风磬鸣重楼。
吾庐閟三峡,清净亦此侔。
何时驾鹿车,访我西林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