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其一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其二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其三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余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其四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暴雨初晴楼上晚景 其五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 其一
寓世身如梦,安闲日似年。
败蒲翻覆卧,破裓再三连。
劝客眠风竹,长斋饮石泉。
回头万事错,自笑觉师贤。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 其二
妙迹苦难寻,兹山见几层。
乱峰螺髻出,绝涧阵云崩。
措意元同画,观空欲问僧。
莫教林下意,终老叹何曾。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过广爱寺见三学演师观杨惠之塑宝山朱瑶画文殊普贤 其三
朱瑶唐晚辈,得法尚雄深。
满寺空遗迹,何人识苦心。
长廊敧雨脚,破壁撼钟音。
成坏无穷事,他年复弔今。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 韩子华石淙庄
绛侯百万兵,尚畏书牍背。
功名意不已,数与危机会。
我公抱绝识,凛凛镇横溃。
欲收伊吕迹,远与巢由对。
誓言虽未从,久已断诸内。
区区为怀祖,颇觉羲之隘。
此身随造物,一叶舞澎湃。
田园不早定,归宿终安在。
彼美石淙庄,每到百事废。
泉流知人意,屈折作涛濑。
寒光洗肝膈,清响跨竽籁。
我旧门前客,放言不自外。
园中亦何有,荟蔚可胜计。
请公试回首,岁晚余苍桧。
赠上天竺辩才师
南北一山门,上下两天竺。
中有老法师,瘦长如鹳鹄。
不知修何行,碧眼照山谷。
见之自清凉,洗尽烦恼毒。
坐令一都会,男女礼白足。
我有长头儿,角颊峙犀玉。
四岁不知行,抱负烦背腹。
师来为摩顶,起走趁奔鹿。
乃知戒律中,妙用谢羁束。
何必言法华,佯狂啖鱼肉。
立秋日祷雨宿灵隠寺同周徐二令
百重堆案掣身闲,一叶秋声对榻眠。
床下雪霜侵户月,枕中琴筑落阶泉。
崎岖世味尝应遍,寂寞山栖老渐便。
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
病中独游浄慈谒本长老周长官以诗见寄仍邀游灵隠因次韵答之
卧闻禅老入南山,浄扫清风五百间。
我与世疏宜独往,君缘诗好不容攀。
自知乐事年年减,难得高人日日闲。
欲问云公觅心地,要知何处是无还。
病中游祖塔院
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闭门野寺松阴转,敧枕风轩客梦长。
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
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
虎跑泉
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
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
至今游人盥濯罢,卧听空阶环玦响。
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其一
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
山中只有苍髯叟,数里萧萧管送迎。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其二
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其三
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其四
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腹摇鼻息庭花落,还尽平生未足心。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 其五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销尽碧烟横。
山人睡觉无人见,只有飞蚊绕鬓鸣。
弔天竺海月辩师三首 其一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