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至

予解邑过杭遇介之学士谒告南归
同时两郡冠乡书,屈指俄经一纪余。
顾我冗涂移蹇足,羡君荣路驾奔车。
方从解绂辞岩邑,已见飞章厌石渠。
自古盖棺人事定,未应今日较龙猪。
依韵和杨尉郊外怀乡
策马长郊羡子真,独赢风物与诗论。
惊飞雁鹜投前涧,归去牛羊识旧村。
暴涨溪声闻远近,久阴山气乱朝昏。
异乡我亦嗟游宦,莫说啼鹃有怨魂。
郑君天常有诗贻杨尉因次韵以赠
屡衄名场岁已高,此行谁赠一绨袍。
久从客路嗟重趼,独对秋风感二毛。
游倦几漫许都刺,愤深将广楚人骚。
而今荐口难开吻,第爱穷途节可褒。
彭及之邀吴仲源杨公济与某夜会望湖楼独某后期为关所隔偶成四篇以呈诸君 其一
月底云楼一水湄,天光湖色两琉璃。
樽前更坐清风客,笔下争翻白雪词。
物外骨毛应自爽,世间笑语不容追。
千年庾亮胡床后,此兴今人亦未衰。
彭及之邀吴仲源杨公济与某夜会望湖楼独某后期为关所隔偶成四篇以呈诸君 其二
诸公爱月欲狂颠,脚踏花栏手襞笺。
那作常时挥䌽笔,直须飞句上青天。
岂无剧笑惊山叟,应有妍词调水仙。
独我清宵尘滓甚,乱蚊声里汗肤眠。
彭及之邀吴仲源杨公济与某夜会望湖楼独某后期为关所隔偶成四篇以呈诸君 其三
波射飞楼缥缈间,云梯岂合在尘寰。
金樽倒尽星垂地,玉滴书干月过山。
槛底吴僧空仰望,座中蜀客頼西还。
我遭鱼钥无情甚,只许吟魂夜度关。
彭及之邀吴仲源杨公济与某夜会望湖楼独某后期为关所隔偶成四篇以呈诸君 其四
故国英雄已寂寥,飞楼气象自飘飖。
天边鸟翼愁檐额,雨后虹光转槛腰。
直恐笑歌惊白日,却怜身世近青霄。
云梯纵险容人上,始信明河亦有桥。
再寄元真宫读书
读书曾寄此轩头,官路归来十二秋。
文酒故人无一在,蓬蒿荒径有余愁。
差池岁月辜金印,憔悴干坤复布裘。
却扫尘埃张旧榻,云中鸡犬笑淹留。
二月二日作
江上初逢社燕归,青春二月色犹微。
茸茸屐底草烟合,冉冉樽边花雾飞。
蹭蹬容图双鬓改,苍茫乐事寸心违。
紫丝结鞚谁家子,马跃东风试薄衣。
将渡扬子风雨忽作
南徐景物古愁人,薄宦扁舟更水滨。
不识浊醪倾北固,独随寒雨出西津。
连天风浪声兼厉,当路鼋鼍气亦振。
吾道屈伸非一日,世情未要责江神。
登梵天上方
廊腰偃月势环遭,秋宇澄明照一毫。
楼槛转身侵白日,海山随眼没惊涛。
泉枯碧甃鳗形遁,屋跨苍崖鸟翼劳。
屈指旧游今二纪,新愁烂熳入风骚。
舟过三郡率值风雨呈同行沈氏昆仲
冥冥细雨湿高秋,花底歌前也合愁。
烟树几株疏雨岸,风帆一梦过三州。
生涯未解谋根固,官路那能免叶浮。
却羡邻船樽有酒,不妨弟劝与兄酬。
依韵和公济寄仲灵禅老
藤州大士两眉厖,万卷丛身寄一窗。
诗力健能支倒岳,词源涌可截奔江。
高名耸动朝中士,旧隠荒芜岭外邦。
想像孤风犹未见,何时能使片心降。
赠承天月长老
几年巾屦四方游,倦足还逢胜地留。
电迅禅机超达磨,云闲诗意等汤休。
绝尘貌与烟霞古,迭石心存岱华秋。
今我取师观所嚮,岂嫌儒墨不同流。
承天元长老弃本寺寄浄慈以诗戏之
城里丛林一唾捐,收身微笑寄湖边。
此生直欲看山老,不住真为出世贤。
野屐懒穿双露脚,云裘嫌重右披肩。
人间万事都无着,独与风骚有爱缘。
诗赠宝应禅老溢公
或来丈室问师禅,师解临机示意筌。
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
更无余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
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
前日奉和仲灵禅老春雨诗复辱见答走笔依元韵酬之
千年支许事如新,欲作前游漫历旬。
雨带黑云障俗客,猨呼飞鸟伴幽人。
从容剧论知何日,感激佳篇慰此辰。
四海声光非凿齿,道安名重若为亲。
观嘉佑南宫奏名
主司拨马选龙媒,二百珍群奏籍开。
皎皎公衡垂日月,仪仪士类望风雷。
诚知至鑑无遗照,那免良工有滞材。
乡国几人同应诏,只将春色与关裴。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 其一
大士当年密行成,山居黄色有云生。
黄云已共斯人去,飞阁犹为此地名。
欲到尘埃先摆落,纵观气象亦峥嵘。
谁云瑞应难追复,禅老而今祖意明。
寄题殊公禅老黄云阁二首 其二
人悦禅翁巧结庐,更营飞阁取幽虚。
溪山雨后翠欲活,棂槛风来清有余。
龙象几年成佛界,猨猱深夜杂僧居。
还如梦得闻涵碧,谁写丹青复寄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