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 其一
早年相值浙江边,多见新诗到处传。
楼上金蛇惊妙句,卷中腰鼓伏长篇。
仳离岁月流如水,抑鬰情怀积似烟。
今日柏台相望处,隔垣音响莫由宣。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 其二
词源远远蜀江流,风韵琅琅舜庙球。
拟策进归中御府,文章传过带方州。
未归纶阁时称滞,再换铜符政并优。
叹惜钟王行草笔,却随诸吏写毛头。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 其三
源流同是子卿孙,公自多才我寡闻。
谬见推称丈人行,应缘旧熟秘书君。
文章高绝诚难敌,声气相求久益勤。
莫为歌诗能数瞇,圣朝终要颂华勋。
元丰己未三院东阁作 己未九月予赴鞫御史闻子瞻先已被系予昼居三院东阁而子瞻在知杂南庑才隔一垣不得通音息因作诗四篇以为异日相遇一噱之资耳 其四
近年出处略相同,十载邅迴我与公。
杭婺邻封迁谪后,湖濠继踵絷维中。
诗人嗫嗫常多难,儒者凄凄久讳穷。
他日得归江海去,相期来访蒜山东。
次韵杨立之见别
梁苑昔倾盖,膺门尝赠鞭。
几回留客舍,四纪度星躔。
染翰频穿砚,翻书屡绝编。
文章传累世,功业慕当年。
怀宝思求售,趋时辄遘邅。
宋忠徒问卜,孟子本知天。
得丧时难必,穷通命使然。
半生淹贡部,晚节困乘田。
事盬才非称,歊喧性未便。
畏途嗟坎?,野思忆潺湲。
解绂无终竞,同袍每共怜。
老来心更逸,归去乐应全。
凤翮翔千仞,鲵蟠入九渊。
旧交尤惜别,后学欲钻坚。
湖峤新营第,河滨促放船。
一经勤教子,三径往邻贤。
顾我今耆艾,投閒竚冶甄。
何时江海上,拂榻重相延。
次韵敖侄书怀
传家累世奉遗经,窃禄清朝足代耕。
虽是丹心比葵藿,其如黧貌点冠缨。
时乎易失年加我,来者安知畏后生。
戒饬尔曹惟道术,逢辰须用佐安平。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 其一
淮上陂阤百亩冈,谁言形势占高强。
郊居拟卜东阳宅,屋壁将营阙里堂。
四面松篁分种艺,百家图籍待收藏。
何人欲课三冬学,向此潜心事素王。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 其二
翟市西傍一径开,偶携亲友陟崔嵬。
莫言第舍衡门陋,已有仙翁步屧来。
日欲衔山迴返照,风还吹雨压浮埃。
才归便得诗盈轴,气猛才豪岂易陪。
次韵阳孝本游翟家湾书院二首又一绝 其三
谩夸三岛冠灵鳌,咫尺龙冈去靡劳。
若使南阳人独卧,风云宁隔海山高。
次韵阳行先游招隠
古屋萧森数十间,禅扉幽寂叩常关。
少微处士遗尘远,灵鹫高僧得地閒。
穿石到池泉滴滴,磨崖生藓字斑斑。
山林真趣谁能辨,乘兴时来兴尽还。
又同敖侄韵
不见山翁住翠微,空传金刹自前齐。
晓猿夜鹤休惊恐,泽雉林乌自雊啼。
客到上方思寄傲,僧携素板乞留题。
重寻黄鹄飞翔处,尽日无人为指迷。
次韵杨立之观韵海
六学先声病,群书欲备详。
摛文资引据,结字辨偏旁。
篆楷颜毫妙,编联蜀纸光。
残篇虽脱落,犹可挹遗芳。
次韵李希荀寄念七侄庄并用前韵和十七侄彀送其行 其一
初从童丱祝千春,俄见骞腾祝更频。
已喜吏资能可问,又嘉文笔速如神。
室堂宜念承先构,乡里须教号善人。
我待儿曹上霄汉,便归林下岸仙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