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颂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 女郎台
荒台孤映拂晴霓,曾是诸侯筑馆基。
一郡人夸最高处,年年长作会春期。
送祖印忠师南归
扰扰京华客,营营不自閒。
胡为丘壑者,亦到市朝间。
孤月无留影,归云靡定山。
东南清胜处,羡子一舟还。
和朱纯臣兵部上巳锡宴
故事修春禊,恩筵启凤林。
风光来莽苍,和气动幽沈。
六豆分肴贵,千钟酌醴深。
执兰游洧水,忘味听韶音。
凫藻群官意,云天上帝心。
叨陪宴湑召,非服愧华簪。
又和内院海棠
华萼相辉采翠重,几番浓艳九春中。
根盘省闼偏含润,影拂邻墙暗逐风。
繁若百枝然宝炷,深于三入染纁红。
诸君赏咏时连属,珍重多才好事同。
次韵程公闢暮春
日日寻春春欲还,园林游兴未应阑。
间关鶑啭冲牙韵,烂漫花开历绿团。
须信马蹄随处健,肯教金盏暂时干。
休惊节物频更换,适意欢娱定一般。
再和暮春
黄鶑初啭燕新还,林馆清虚景未阑。
瓮拨金膏倾腊脚,封开绿绢试春团。
条风吹笋苞犹嫩,谷雨催花色渐干。
若待休閒频宴集,牵拘人事恐多般。
再和
十分春色九分残,计日追游至夜阑。
月照余花光烛烛,露垂新叶影团团。
壅焙萱背尤宜厚,汲引荷池莫放干。
看即熏风催暑景,要须佳玩两三般。
再和入省宿
雕龙辞辨干时才,重赞甘泉屈壮怀。
被拥绫香归汉直,食荤忘茹似颜斋。
休嗟簿领书堆案,况是鸿鸾序渐阶。
公论共推资望久,春云高步信难排。
和北轩薜荔
分得岩枝带藓文,壁间延蔓密含春。
摇风似展垂云翼,和雨疑骞化浪鳞。
寒对竹轩陵霰雪,静陪犀柄辟埃尘。
省闱不比山河远,休拟灵均咏若人。
和清明后一日游西池
万家供帐集西明,䌽舰芳林酒屡行。
强对鶑花无奈老,时闻歌吹不胜情。
轮囷佳气城头近,烋噢清风语下生。
休沐傥閒须数往,水边庭际解朝缨。
行次塘堤
淼淼寒流千里余,带城襟垒似江湖。
侯王设险古未有,夷狄窥边今遂无。
数郡营屯归耒耨,万家生聚利菰蒲。
长堤不绝才如线,南北冲冲是坦途。
登雄州城楼
三关相直断华戎,燕蓟山川一望中。
斥堠人间风马逸,朝廷恩广使轺通。
岁颁金絮非无策,利尽耕桑岂有穷。
自古和亲诮儒者,可怜汉将亦何功。
接伴北使至乐寿寄高阳安抚吴仲庶待制
道路传闻北守贤,就中清尚是河间。
辕门卧鼓军无警,幕府赓歌笔不閒。
只合论思居禁闼,岂宜留滞在边关。
宁容旧客升堂室,拟请新篇满箧还。
和吴仲庶待制见寄
几日风沙结襟袖,忽传嘉惠眼重开。
交情不改乘车约,和气先随掞藻来。
元帅本由诗礼选,行人愧匪语言才。
相逢且喜论平素,若校文章未易陪。
冬至日瓦桥与李綖少卿会饮
使传驱驰同被命,边城迢递偶相从。
风霜正急偏催老,岁月如流又过冬。
方念去家千里远,无辞沈醉十分浓。
须知此会洵堪喜,北上河桥便寡悰。
和王临谢寄蜀笺双井茶
铃閤优閒斲句新,客亭传诵慰驰神。
诚知撷露敲冰陋,岂敌挥毫掞藻春。
固乏琼瑶酬错宝,多惭鱼目换骊珍。
近来闻道谈机迅,更恐难当彼上人。
和李少卿寄吴仲庶
延阁儒臣出抚边,指纵胡虏坐挥鞭。
歌谣早已留南楚,唱和今还到北燕。
使客过从车结辙,耕夫安佚土开阡。
更将佳句刊斋壁,留作河间故事传。
和吴仲庶寄李子仪
五纪修戎好,重关四向开。
村郊纵牛马,战地长蒿莱。
过客朝连暮,征轺去复回。
元侯勤主礼,一一倒瓶罍。
和李子仪寄吴仲庶
并驰绝塞待燕邻,喜过重关值故人。
阔别经年劳远梦,留连此日奉清尘。
威行列郡连营肃,恩浃诸戎异域春。
愿学子云承汉诏,未央宫壁颂功臣。
和李子仪瀛州借马寄安抚待制
塞草黄明畜牧肥,外闲千驷气增威。
权奇毛骨森相映,騕褭精神动若飞。
暂借行人持玉节,屡陪方伯展朱旗。
料君早晚趋严召,安稳乘归从六騑。